养殖后期,你想增氧,主要靠什么呢,主要还是靠水。后期真正的增氧的根本还是要有一塘好水,没有一塘好水,增氧机再多都没用,所以呢,你必须要把水调好,我们今天主要是讲调水。
调水有几个基础的东西,第一个碳循环你要懂,第二个我们要懂氮循环,第三个你要懂藻类的生物学习性,第四个调水用的生物制剂你要懂。你想把水调好,这前三个是根本,后边是如何用药。我们现在主要看一下氮循环和碳循环。
第一个讲固氮作用,固氮作用固成的是有机氮,咱们池塘里的有机氮都有哪些东西?有藻类、饲料、残饵、粪便、还有一些浮游动物。无机氮有哪些东西呢?我们说的碳铵、复合肥。固氮作用在咱们生产实践中很好用,有两种东西能进行固氮作用,一个是菌类固氮,一个是藻类的固氮。藻类的固氮主要是蓝藻,菌类的固氮主要是光合细菌。固氮作用很强大,可以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氮。所以你在处理蓝藻的时候泼尿素有用吗?那不是处理蓝藻,是在培养别的藻类,所以在控蓝藻的时候,很多人说泼尿素有效,有效那也是在后期,不是在前期,前期如果氮源比较丰富的时候,有无机氮的话,它不用空气中的氮,先用池塘中的无机氮,用完无机氮以后,别的藻类也起不来了,因为池塘里缺氮了,没有氮源。所以后期的蓝藻泼尿素,那是培养别的藻类。蓝藻我们就不重点讲了,讲藻类的时候,我们会说它。
我们说光合细菌,我们想降氨氮、亚硝酸盐,很多人用的东西都是间接降,比如光合细菌的主要作用在哪里?用它降氨氮与亚硝酸盐,因为它可以直接利用无机氮。光合细菌对于无机氮效果非常好,所以,只要是好的光合细菌,降氨氮、亚硝酸盐不是个事儿。有些人自己做的光合细菌,往塘里泼,有的时候能降氨氮和亚硝酸盐,有的时候只能肥水。有些客户就只用它肥水。具体原因主要是光合细菌的代谢产物引起,养殖前期氨氮和亚硝酸盐高,我们感觉很难处理,如果有好的光合细菌,这个东西就简单了,主要用的是光合细菌的固氮作用。蓝藻又叫蓝细菌,它也是光合细菌的一种,只是蓝藻有色素的,能进行光合作用。
第二个是氨化作用,它是分解作用,也是异化作用。从第二个你就能看出来氨氮从哪来的,是从以上说的有机氮与无机氮来的。知道氨氮怎么产生的很关键,为啥这么说呢?前期的氨氮,可能是你加地下水、消毒等操作出现的氨氮。后期的氨氮怎么产生的呢,后期的水一旦出现氨氮说明什么问题呢?你们自己考虑,后期为啥出氨氮,后期为什么这个指标非常关键。打个比方,你杀蓝藻,我们经常也遇到,一杀蓝藻氨氮高了,啥意思,你一杀,藻类就死了,别的藻类也起不来,蓝藻死亡,直接进行氨化作用出来氨氮。你杀虫也是,用杀虫药,也很容易出现氨氮过高。后期的水变,水变氨氮就上升,活着的藻类不可能进行氨化作用,但是一旦水变,藻类死了,死藻就含有有机氨,经过氨化作用,氨氮就出来了。你要知道,氨氮的来源,咱们的氨氮从哪来呢,如果是后期,藻相还可以,就是从粪便和残饵中来。后期讲饲料和溶氧,我不是讲了一个饲料和增氧机怎么开嘛,为什么最后控料,控料就是为了粪便与残饵少一点。如果不减料,氨氮很容易升高,很麻烦。如果你想解决,那你只能加换水,我们说的高位池,工厂化养殖,你喂再多都不怕,为啥呢,换水嘛。为了控制氨氮,池塘一亩地不要超过20斤每天,亚硝酸盐好控制,水好控制,氨氮出现,很快就出现亚硝酸盐,所以为什么前期猛加料,后期为什么要控料就是这个原因。氨化作用就是有机物在氨化细菌的参与下,产生氨氮。
怎么降氨氮?合成作用里的光合作用与固氮作用都可以。降氨氮,就是将氨氮变成藻类或菌类,池塘条件下最关键的就是靠光合作用降氨氮。光合作用中,藻类利用氨态氮的能力是最强的,其次是硝态氮。打个比方,前期氨氮高你怎么处理?有些人就说我用有机酸,氢离子不能降氨氮,碳链直接对氨氮的作用也不大,铵根离子活性太强,羧基也不能结合铵根离子,所以“有机酸”不能降氨氮。现在市面上,氨氮是没有产品能直接降的,所有降氨氮的产品都是间接作用。“碧水安”降氨氮靠的是碳链,小分子碳。所以一旦出现氨氮,你要想办法用调水、肥水的思路去操作。这个时候就牵扯到肥水的很多东西了。降氨氮我们就细一点,你要调水、肥水,提升光合作用,我们要开始讲碳循环的事。
有机碳经过呼吸作用和发酵作用变成二氧化碳。我们说调水的事儿,调水就是光合作用的事儿。从营养的角度,光合作用的强度从营养的角度,主要由二氧化碳的浓度决定。你想使光合作用强,就必须补充二氧化碳。有苗场补充二氧化碳用的是二氧化碳充气罐,以前没有罐子时,用的是葡萄糖。目的都是补充二氧化碳。
讲到这,又得讲一个知识点,就是光合作用利用的碳与菌类利用的碳是不一样的。藻类利用的是无机碳,主要是二氧化碳。所以开增氧机调水的作用在哪里,就是能补充二氧化碳。所以气泡病的水体,在预防气泡病上,如果增氧机少,不能开增氧机。气泡病的水体缺二氧化碳,所以表现pH值高,如果增氧能力不强,就不是曝气,而是在补充二氧化碳,变成肥水了,如果增氧能力强,曝气多,就可以开。高位池养殖气泡病更严重,增氧配置最少3千瓦/亩,这就说明,3千瓦/亩的增氧机在预防气泡病上,是防不住的。所以曝气的作用到底是大于还是小于补充二氧化碳的作用,这个时候你要考虑,如果增氧机少,就不要开增氧机。缺碳的水体,大中午水变,水变成白浑,开增氧机水就不浑了,白浑的水就是缺二氧化碳,所以从实践的角度证明,开增氧机是可以补充二氧化碳的。所以我在浙江,气泡病的处理我都是停料,停增氧机,虾立马就好看了。气泡病的水体,为什么要停料,吃的越多代谢得越快,吸收得越快。吸收完后,代谢不出去,因为外面的水体氧分压太高,再加上人为的喂料都是在塘边喂,大中午的,虾本来就不舒服,一喂料,虾全上来了,很容易死虾。只有晚上才能起到曝气作用,因为晚上就不产氧气了。但是如果是得了气泡病就不用考虑了,赶紧开增氧机,能曝多少曝多少。
藻类直接利用的碳是无机碳,二氧化碳、碳酸氢根(碳酸氢根是水体的缓冲剂)、有机酸/醇(酵母菌,啤酒酵母)、葡萄糖。他们做过实验,用小分子有机酸或有机醇往塘里泼洒,肥水效果非常好。我们总说C:N,要区分藻类的C:N与菌类的C:N的区别。藻类的C:N是C:无机氮;菌类(异养菌)的C:N是有机碳:有机氮。
菌类利用的碳,咱们利用的菌大多数是异养菌,异养菌都需要有机物,自养菌不一样,光合细菌就不用这些,它是产有机物的。菌类利用的碳包括有机碳(红糖、淀粉、纤维素)等。我们利用培菌的有机碳,最好的是红糖,其次是淀粉,尤其是含碳高的淀粉,例如玉米粉,玉米粉是粗粮,含碳高,蛋白低,小麦的蛋白就比它高多了。纤维素比较好用的就是麸皮,米糠比麸皮差太远。我们平时所说的草根、草之类的也是菌类利用的长效碳源,有些人又得说:“拿个木头,碾碎了也能用啊。”用是能用,但是分解太慢了。我们用的是麸皮和红糖浸泡,红糖用“糖蜜”来替代,培菌,就是这个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