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藤井太洋
译者
祝力新
年科幻春晚的最后一篇小说,来自大家喜爱的日本科幻作家藤井太洋。小说将视角放在一颗太空探测器上,延续了他一贯的浪漫风格。
“我”是一颗探测器,飞往小行星罗斯b,人类将在那里开辟首个殖民地。两万年的漫长飞行里,我时睡时醒,经历了人类文明的沧海桑田,带着地球往事抵达约定之地时,发现那里已经灯火辉煌......
我是一艘太阳系外行星探索飞船,于公元年的深夜,在地球北半球的种子岛宇宙中心被朝向地球自转方向发射。因为身负高清像素摄像头和超长待机的核电池,作为探测器的我算是非常沉重的,但JAXA[1]的H3型火箭还是以每秒15千米的速度将我从地球举起,又经过第一次重力助推把我推入了太阳附近轨道。
发射成功之时,我被命名为“白鸽1号”。
大约历时两周,跑下因太阳系最大质量扭曲产生的空间陡坡,我以每秒12千米的速度加速,超过了能够脱离太阳系的第三宇宙速度。随后,凭借木星每秒3千米、海王星每秒0.3千米的重力助推,我的最终速度达到了每秒28.3千米。
我拍摄下了用作重力助推的木星和海王星,还拍下了用日本人的名字命名的天体——柯伊伯带[2]的“恭子酱”,在年8月31日这天,以每秒30.2千米的速度飞离了太阳系。
目标是处女座方向的红矮星——罗斯。这颗从地球上无法用肉眼观察到的小恒星旁边,环绕着拥有岩石地表的太阳系外行星罗斯b。这是距离地球最近的“第二地球”。我的任务是在不受太阳风影响的地带,对罗斯b进行光学观测,向地球发送这颗行星的地表温度、是否可能存在液体水,以及大气结构等信息。这些信息是几百年后的人类出于某些理由而尝试移居这颗行星时会需要的。
我就是那只为寻找陆地而在海上徘徊的诺亚方舟衔回橄榄枝的白鸽。
脱离了太阳系以后,我使用朝航行方向固定好的高清摄像头,拍摄罗斯星系,每周向地球发送一次。没有每天发送照片,当然不是出于懒惰。离开地球如此遥远,数据传输带宽下降到了每秒b。我拍下的照片每张超过Mb,传送一张图片大概需要耗费六天的时间。
如同预期一般,我摘到了橄榄枝叶。
离开太阳系两年以后,我的摄像头捕捉到了罗斯b。这是因为我身后的星星变得暗淡了。了解到罗斯b的大小与轨道周期的地球学者们,一直在向我传输改良相机的更新程序——当然每个更新也要耗费一周的时间。
每次版本升级,相机的性能都会有所提高。当观测周期达到十年之时,我发现了罗斯b上存在液体的水,它的自转速度是18小时,南北半球各自存在大陆,星球上有火山活动,还发现了只有进化才可能产生的复杂高分子化合物等等。虽然无法确认生命的灯火,但确确实实给予了人类希望。
我的存储器收到了关于地球文化的大量文件。
我携带着所有驶向太阳系外的探测器必备的“给外星人的信息”,他们还送来了我升空以后发生的几个事件的影音文件,以及数学、物理和信息工程学的最新成果。
“我”的铸型,似乎就混在了这些信息里。
观测在年1月结束了。我发送完最后的照片,关闭了传送天线的供给电源,让系统进入休眠状态。
每秒30.2千米,换算成时速大约是每小时6万千米,即使到21世纪80年代,这在人类能够给予探测器的速度里也算数一数二了。即便如此,下次接近罗斯,也是一万八千年以后的事了。总之,我关闭电源的时候,罗斯探测项目似乎已经终止了。从十年前开始,我就再没收到过已读确认的信息。
这就是太阳系外行星探测器白鸽1号的经历。
但我其实并没有那时的记忆,也没有经历过这一切。
“我”苏醒过来,是关闭电源年以后的事了。
“早上好。能听到吗?”
声音、文字浮现在我的意识中。语言是带有浓重汉语口音的英语。意思我也能理解。我意识到这是在对我打招呼,便输出了回答。
ture(能听到)
“有字!”那声音再次响起。“能听得到啊。真开心!请再回答一次好吗?”
ture(是的,请讲)
“小樱,现在这个可不是在回复我们刚才输入的信息。”
另一个频率略低的声音说道。模拟器在分析了声音以后,标记了“男性”的属性,给另外一个声音标记了“女性:小樱”的属性。小樱似乎是最开始对我说话的女性的名字。
男性敲击着我的画面说道。
“这个测针是三个世纪前制作的。数据滑块和导路也都是用硅胶材质的半导体制作的。在宇宙射线中早就坏掉了。只是对声音有了反应吧?”
男性的语言中掺杂着耳生的单词,我的对话引擎帮我做出了校正。“测针”是指“探测器”,“导路”是“处理器”,而“滑块”则是“存储器”或者“内存”。
false(不是)
“哇!”“哎?”两个人发出了惊叹声。
“你能说话吗?”
男性点击着我机身画面上的键盘,输入进来的文字序列却是支离破碎的。我从他们的声音中读取到的英语单词几乎都没有变化,应该是我的触摸屏损坏了。本想回答“我能说话”,却发现我无法登入编辑自然语言所需的词库。
那没办法了。
true(我能说话)
“看,果然在回答我们呢。这可怎么办?”
“什么嘛,你还打算回收它吗?”
“不行的吧?”
“不行,这家伙可是地球圈的所有物。”
对话引擎处,映出两个穿着太空宇航服的身影。大个子的那个摇了摇头,应该是标注了“男性”的那个。那个女性则把她的头盔贴近我的各个部分仔细查看着。
他们身后好像是两个人乘坐的工作艇,正上下颠倒着悬浮在太空中。
“我说,没人会发现的。”
“不可能。联合政府的殖民飞船,正在追查这台探测器。”
“圣玛丽2世号?”
“没错。说是要重新发现新大陆,这帮家伙正追过来呢。他们一定会宣称拥有这个探测器的所有权。混蛋!这个滑块怎么搞的,怎么才能连接上?”
“可以让他操控探测器的主体吗?”
true(可以)
“我”回答后,就启动了探测器的操控面板。男性看到画面后莞尔一笑。
“哇哦,是能言善辩的类型呢。可帮了大忙了。无线的规格是EE的频段吗?”
一定是想说IEEE[3]系列说错了吧。
true(没错)
“太好了!”男性攥起了拳头,对似乎显示着什么信息的视野一角看了一眼。“哎?不对啊。IEEE的.11[4],是叫做Wi-Fi的东西吧。虽然原始,倒不是不能用。”
“行得通吗?”
男性点点头,手没有任何接触便开始了数据复制。
“真是有意思的观测数据。如果按照这个数据变更轨道的话,我们就能比那帮家伙提前十二年到达。结束了,我们撤退!”
“观测数据的复制已经结束了?”
“没有,貌似只能缓慢地输出。有可能三天传完,也可能需要一周。你去接个天线。”
“知道了。”小樱说着,用粘土一样的块状物塞到了面板的孔隙中。
“探测器先生,这是通用调试器。三百年前出生的你或许无法想象,它是能将所有的物质都变成单分子纤维,然后重新进行编制的纳米机器人。”
小樱连接上平板电脑的Wi-Fi以后导入数据,“粘土”一瞬间像被压扁了一样,消失在了机器的缝隙之间。
“现在我传送了天线的模型数据,几个小时以后就能做好和我们的母舰之间通讯的天线。场地局限,制作天线的材料就只好从你的身躯上一点点搜集了。可以吗?”
true(没关系)
怎么会嫌弃呢。变化开始了。
两人的工作艇消失在我视野中时,天线完成了。我和名为“阿尔忒米斯号”的母舰,被细细的网络连接了起来。
我只不过是个虚拟人格,小樱却把我放在心上,时不时和我在线聊天,传送过来一些必要的数据。
其中最有用的,就是小樱他们使用的那种光电脑的制造数据。我立刻命令纳米机器人制作光电脑,并把我的编码做了数据迁移。值得庆幸的是,小樱他们使用的光电脑,是我用的平板电脑的直系后代。
当然,光把数据迁移过去也是无法驱动的,电脑语言的规则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多亏小樱帮忙,在观测数据传送完毕的第二年,我运转在了新制造的光电脑上。
切断网络连接的那一天,我对小樱表达了谢意。
“谢谢。”
“不必客气。没有你,我会感到寂寞的。”
“我会慢慢活着。因为您送我的核电池,也会有用完的一天。”
“那么,我在罗斯b等着,你到了以后要联系我啊。”
“那可是两万一千年前以后了哦。”
“所以呢?”
这个回答出乎意料。
人类不知是从何时开始仰望星空的。但是,距向地球以外的天体迈出第一步的阿波罗计划,仅仅过了不到四百年。那之后,人类文明几度立于灭亡的边缘。全球核战争的恐惧、瘟疫、经济崩溃等等,真是数不胜数。
仅在我沉睡的二百十五年间,就有计划将建设在拉格朗日点上的宇宙岛坠毁于地球的恐怖袭击,还发生过因宇宙电梯断裂而导致电缆差点坠落地面的意外。不稳定的殖民星球,怎么可能维持两万年之久。
我真诚地说出了这句话。
“请活到我抵达之时。”
“知道了嘛,你抵达了就联系我啊。”
我想发送“再见”的讯息时,网络被切断了。
然后,我就孤身一人了。
形单影只的我,首先着手的是使用小樱留下的纳米机器人制作了帆。设计图直接用了小樱帮我下载的太阳风帆船的图纸,材料还是跟之前一样取用了我自己的身体。
原版的帆是周长40米见方的小东西。我决定只采纳了基本设计,做出大大的羽翼。
如今已经不再使用的、指向地球的天线,被我拿去改造为四块幕,平展在宇航机的旁边。为了制造无骨风帆,我决定使用一种捻线平衡法,这是二十三世纪产生的新的造型手法。多亏了小樱们留下的纳米机器人——能够编织单分子纤维的通用调试器。
耗费了五年的时光,我成功制作了四个羽翼,直径达到50公里。
巨大的羽翼展开后,星际物质的冲击让我的飞翔速度减慢了少许。但是我需要的,并不是从后面接受光照来推进的“帆”,而是捕捉星际物质的蜘蛛网。
只有一个分子厚度的羽翼,可以透过它看到对面。而为前去回收物质的纳米机器人通过所设置的管道,如同叶脉,又像蜻蜓翅膀上的纹理,伸展在其上。
羽翼从制造到完工的五年之间也没有多少变化,羽翼竣工以后,就更没什么事发生了。
我决定在大部分时间都停止一切机能。
我每周起床一次,检查羽翼上采集到的物质。收集到的几乎都是些氢和氦的原子,几百个原子之中混杂着一个放射性同位素的宝贝。产生衰变热的放射性同位素可以补充核电池,供发电之用。
其次让我开心的是能够产生强韧化学结合的碳元素,以及有着和碳元素不同强度的金属。这两样东西无论哪个,都可以用于制作我的身体构造和电子回路。
在星际物质稀薄的领域,一周时间只能采集到1克的物质。即便如此,将其编织成单分子纤维的话,也能使羽翼扩张一米左右。
我的羽翼就这样不断地扩张着。
小樱和她的同事担忧的“联合政府的殖民船”虽然也追上了我,但是他们并没有像小樱他们那样停留,也没有参考我的观测数据,而是马上离开了。
大约过了五十年,我收到了来自罗斯b发来的电波。
那是小樱乘坐的阿尔忒米斯号抵达b以后,从冬眠中苏醒的船员们在当地建立了政府的新闻。
据说还发现了一些看起来好像石头,但其实是发展到了很高级阶段的生命的物体。
我震动着直径已经达到62公里的羽翼,发送了“恭喜”的消息。
一点点扩张起来的羽翼,以及羽翼叶脉上遍布的导电系统均已经十分强大,只要我想,完全能够进行恒星间通讯。
信息抵达罗斯b是十年以后了,而我收到对方的回信需要再等十年。
我一边飞行一边从旁收听罗斯朝地球发射的通信波。有一天,我突然发现罗斯b的星球颜色变了。看不到大海,地表被看起来像灰土砂石的硅雾霾包裹着。向地球发射的通信也断绝了。
我的羽翼检测出了大量的γ伽马射线。
“这不可能!”
我发送了声音信息。然而,已经没人可以听到十年后才抵达的我的信息了。人类得到的第一颗殖民星球——罗斯b,被热核武器毁灭了。
我保持着只伸展出羽翼的姿势,在抵达罗斯b之前进入了休眠模式。
不知道两万一千年后我是否能醒来。
苏醒以后,我吃惊于那闪耀着的红矮星远比想象中更加遥远。原因很快就搞清楚了。
历经两万一千年搜集而来星际物质,不断扩大着我的羽翼,直径达到了20万公里。如此巨大的羽翼,对于只有太阳的几万分之一光压的罗斯的恒星风,也发挥出了“帆”的作用。
我每秒30.2千米的航行速度,下降到每秒24千米。
热核战争后过去了两万年,行星罗斯b的地表重新出现了水。最让人吃惊的是,没有朝向太阳一面的半球上,鳞次栉比地闪烁着光辉。
是灯火。
以地球而言,是相当于纽约那个规模的光亮,沿着海岸线缀点成线。光亮看上去是白色,混合了蓝纳米、绿纳米、红纳米三种光源,酷似LED的白色光。
大气的成分和两万年前一样。以氮为主体,含有氧、丁烷、二氧化碳等。虽然二氧化碳似乎略微有所增加,但这是文明在活动的证据。
为了对抗减速,我将原本叠放成一个圆盘的羽翼分成了四片,向身后方向收拢。
正是这时,我察觉到了异样。
我的羽翼,直径达20万公里。其大小是太阳的七分之一、地球的二十倍。虽说距离行星的静止轨道还有0.1光年,但我这毫无疑问是人工制造的羽翼,在b行星上应该也是肉眼清晰可见的。
尽管如此,为什么一声招呼都没有。
我开始仔细检查羽翼上收到的电磁波,才发现从罗斯b传来过用各种各样的波长发射而来的无数信号。时期跨越百年。
检查记录后,我留意到二十年前开始持续被传送过来的强烈信号在不断地重复着。
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
1、2、3、5、8、13……持续的数字列,显然不是自然界发出的。
是斐波那契数列[5]。
我似乎是,邂逅了新的文明。
我准备开始履行第一次接触的手续,却发现本应接受我汇报的地球,已经从大约一万五千年前开始不再发出电波信号了。人类似乎最终没有维持住能迈向宇宙的文明程度。
我朝着罗斯b,震动羽翼。
“1、2、3、4、7、11、17、19……”
地球文明没有等我。
但是你们,会知晓宇宙的希望。
天地各处,生命诞育,携手同行。
藤井太洋,年出生于奄美大岛。在软件开发公司工作期间撰写的《GeneMapper》(《基因设计师》)电子书籍出版发行。主要著作《轨道之云》(日本SF大奖与星云奖日本长篇类)、《HelloWold》(吉川英治文学新人奖)等。
[1]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panAerospaceExplorationAgency)
[2]柯伊伯带(Kuiperbelt),又称作伦纳德-柯伊伯带,柯伊伯带类似于小行星带,位于太阳系的海王星轨道外侧。
[3]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ofElectricalandElectronicsEngineers),简称IEEE,总部位于美国纽约,是一个国际性的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工程师的协会。
[4]IEEE.11是无线局域网通用的标准,是由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所定义的无线网络通信的标准。
[5]斐波那契数列(Fibonaccisequence),以被以递推的方法定义,是数学家莱昂纳多·斐波那契(LeonardodaFibonacci)以兔子繁殖为例子而引入的数列,又称黄金分割数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