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卷
九年级化学
注意事项:
1.考生答题全部在答题纸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Fe-56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
A.拉瓦锡B.门捷列夫C.屠呦呦D.张青莲
2.“高钙奶”中“钙”是指
A.原子B.元素C.分子D.单质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来源:学科网]
A.蒸馏水B.矿泉水C.自来水D.天然水
4.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气味B.密度、硬度C.氧化性、可燃性D.熔点、沸点
5.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且产生一种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
A.硫粉B.木炭C.镁条D.铁丝
6.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A.漏斗B.量筒C.试管D.烧杯
7.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锌B.硫酸铜C.氨气D.金刚石
8.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银元素:AGB.氧化汞:HgoC.2个氢原子:H2D.二氧化硅:SiO2
9.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分子体积变大
B.品红在热水中扩散得更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C.1滴水中约含1.67×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10.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11.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动植物的呼吸B.汽油的挥发C.酒和醋的酿造D.食物的腐烂
12.年3月20日,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中发现了生锈的铜器,已知铜锈的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下列有关碱式碳酸铜说法正确的是
A.由三种元素组成B.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4.1%
C.相对分子质量为gD.其中铜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8∶5
13.下图是甲和乙转化为丁的示意图(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没有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丁均为氧化物B.丁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6∶1
C.转化①为化合反应D.转化②中丙和H2O分子个数比为1∶1
14.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①②③④
A.①探究蜡烛三层火焰温度的高低B.②验证物质反应前后质量相等
C.③用红磷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D.④检验呼出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15.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图所示,图中x、y分别表示乙和丙的质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后甲的质量分数是8%B.y≤30时,生成物只有一种
C.x的取值范围:0≤x≤40D.参加反应的甲与丁的质量比为2∶1
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16.(10分)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Ⅰ.天然水净化为自来水的主要流程如图1所示:
(1)“吸附池”中常用 ▲ (填物质名称)吸附一些可溶性杂质,除去色素和异味。
(2)“消毒池”中可用高铁酸钠(Na2FeO4)作消毒剂。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高铁酸钠可用氢氧化铁和次氯酸钠在碱性介质中反应得到,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Fe(OH)3+3NaClO+4NaOH=2Na2FeO4+3X+5H2O,X的化学式为 ▲ 。
(3)下面是小明在实验室里进行水净化的部分操作:将浑浊的湖水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然后进行如图2所示的操作。请写出如图2所示操作的错误之处:① ▲ ;② ▲ 。
(4)如图3是阳离子交换柱软化硬水的原理(图中阴离子未画出)。交换
后的水仍然呈电中性。
①生活中可用 ▲ (填物质名称)鉴别硬水和软水。
②2个Na+可以交换出水中 ▲ 个Ca2+。
(5)请设计实验检验电解水实验(如图4所示)中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并完成实验报告。
17.(10分)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可选用的实验装置是 ▲ (填序号),实验时,在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 ▲ 。
(2)若选择装置B和C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①用胶皮管连接B、C的操作为 ▲ 。
②某同学为了便于加入液体药品,在B装置的橡胶塞上添加了一个注射器,这样做的优点有 ▲ (写出其中一点)。
③为防止实验中试管内的反应太过剧烈,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填序号)。
a.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b.调换成体积更小的试管
c.加热反应物d.将原溶液稀释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18.(7分)(1)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信息,根据所给信息按要求填空。
①在元素周期表中,钠、镁、铝元素位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 ▲ 。
②根据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锂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 ,锂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锂离子的符号是 ▲ 。
③由原子序数为6、8、11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 (写化学式)。
(2)运载火箭常用的助燃剂有四氧化二氮(N2O4)、液氧等。ag四氧化二氮与32g氧气中氧元素质量相等,则a= ▲ 。
19.(9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化学式是 ▲ 。
(2)保护空气人人有责,下列做法符合该理念的是 ▲ 。
A.治理工地扬尘B.露天焚烧秸杆
C.使用清洁能源D.积极植树、种草
(3)下图是某载人飞行器中的空气更新过程:
①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装置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 ▲ 。
②装置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该变
化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 ▲ (用化学符号表示)。
③整个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名称是 ▲ (写出一种即可)。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20.(6分)图中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C、D、E为单质,B为红色固体。A、F、G、H为氧化物,且A中两元素的质量比为4:1,G为黑色固体;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下列物质化学式:A ▲ 、G ▲ 。
(2)D→B的化学方程式 ▲ 。
(3)写出C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1.(8分)学习了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同学们对催化剂产生了兴趣,他们开展了以下探究。实验探究一:比较催化剂种类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影响
(1)很多植物对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有催化作用。
(2)压强传感器可以测量密闭体系内气体压强的变化。
(1)在27.8℃,.7kPa时,将具支试管的支管通过胶皮管与压强传感器连接(如图1所示),取2.0g植物碎末放入具支试管中。
(2)用量筒量取2mL3%过氧化氢溶液,倒入具支试管中并立即塞上橡胶塞,同时启动数据采集程序采集数据。
更换相同质量,不同种类的植物碎末,重复实验(1)和(2)。
(3)不加入植物碎末,重复实验(1)和(2),做空白实验。
(4)将采集到的数据用电脑进行处理,得到反应前后压强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2。
实验操作(3)的目的是 ▲ 。
由图2可知,催化效果最好的是 ▲ 。
上海青叶作催化剂时,s前曲线迅速升高的原因是 ▲ ;s后曲线略有下降的原因是 ▲ 。除此之外,你还可以从图2中得出的结论是: ▲ 。
(图2)(图3)
实验探究二:比较催化剂用量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影响
在30.2℃,压强.5kPa时,选择上海青叶碎末用量分别为1.0g、2.0g、3.0g,均与2mL3%过氧化氢溶液反应,获得数据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在t1秒内,上海青叶用量为 ▲ 时,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最快;图中三条曲线最终将重合在一起,其理由是 ▲ 。
某些植物、氧化铜、猪肝、二氧化锰等都可以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除此以外,你还知道 ▲ 可以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卷
九年级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16.(10分)
(1)活性炭(2)+6NaCl(3)未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管口未紧靠烧杯内壁
(4)①肥皂水②1
(5)
17.(10分)
(1)2KMnO4==K2MnO4+MnO2+O2↑分解反应AC或AE
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的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
(2)2H2O22H2O+O2↑①先将导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用力把导管插入胶皮管中。
②便于获得平稳气流。③ad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18.[7分]
(1)①它们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②1金属Li+Na2CO3
(2)46
19.[9分]
(1)N2(2)ACD(3)①CO2+4H2==CH4+2H2O
②2H2O==2H2↑+O2↑HO③水(答案合理即可)
四、(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4分)
20.(6分)
(1)CuOFe3O4(2)Fe+CuSO4=FeSO4+Cu
(3)2H2+O2==2H2O;
21.(8分)
作对比实验,便于比较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上海青叶
上海青叶作催化剂,加快过氧化氢分解,分解速率大,产生了大量氧气,且同时放出热量,温度升高,所以压强快速增加。过氧化氢分解是放热反应,反应结束后,气体的质量不变,但温度下降,随着温度下降,压强逐渐降低同种植物的不同部位,催化效果不一样(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g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会对生成物的质量有影响。因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相同,最终生成氧气的质量也相同
硫酸铜溶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