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农作物秸秆的处理方法一般多是随地焚烧,这样的好处在于处理成本低,还能消灭掉秸秆中残留的病虫害,而且生成的草木灰含有农作物生成必需的钾元素,但是随着我国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现在很多地区基本上不准农户直接焚烧秸秆了,而是采用秸秆还田的方案。
确实,秸秆还田有利于缓解秋冬季节的大气污染问题,但如果秸秆处理方法不合理可能影响还田效果。
玉米、小麦、水稻等秸秆还田,需要注意4个方面:
1、最好先将秸秆粉碎了再掩埋在地里,秸秆长度一般保持在2厘米左右;还田后要适当浇水、镇压,因为秸秆被分解的过程需要一个比较潮湿、土壤与秸秆紧密接触的环境。
2、秸秆还田要尽早。当玉米、小麦、水稻等作物成熟后尽快将农作物收获,将秸秆还田处理,因为此时秸秆内还含有一定的水分,有助于加快秸秆分解腐烂的速度。
3、秸秆还田不宜过多,一般来说,每亩土地可还田秸秆-公斤,过多不利于秸秆的充分腐烂。
4、秸秆还田后要及时补充氮肥。
那么,秸秆还田后,为什么需要额外追施氮肥呢?
因为被埋在地里的秸秆,在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时需要消耗一定量的氮素。
如果秸秆还田后不追施氮肥或者土壤中氮不足,那么,微生物将与农作物争夺氮元素,这既影响秸秆被分解的效率,还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另外,带有病虫害的秸秆,应该先消毒灭菌处理,以避免秸秆里残留的病虫害传染到下一茬的农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