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一氮气及其氧化物

1.氮气

2.氮的氧化物

氮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N2O、NO、N2O3、NO2、N2O4、N2O5等。

完成NO和NO2的比较表:

(1)氮的氧化物都是大气污染物。

(2)空气中NO2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

(3)空气中NO、NO2主要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汽车尾气、硝酸工厂等。

(4)N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以氧化性为主。NO2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二硝酸的性质及应用

1.物理性质

硝酸是无色易挥发的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2.化学性质

(1)不稳定性

反应:4HNO3(浓)△2H2O+4NO2↑+O2↑。

(2)强氧化性

硝酸无论浓、稀都有强氧化性,而且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

按要求完成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①与金属反应:

稀硝酸与铜反应: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浓硝酸与铜反应: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②与非金属反应:

浓硝酸与C的反应:

C+4HNO3(浓)CO2↑+4NO2↑+2H2O;

③与还原性化合物反应:

硝酸可氧化H2S、SO2、Na2SO3、HI、Fe2+等还原性物质。

稀硝酸与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Fe2++4H++NO===3Fe3++NO↑+2H2O。

(3)与有机物反应

①硝化反应(与C6H6反应):

C6H6+HNO3浓硫酸C6H5NO2+H2O;

②颜色反应:蛋白质遇到浓硝酸时变黄色。

三、氨和铵盐

1.氨的分子结构和性质

(1)物理性质

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液化可作制冷剂,常温、常压下,1体积的水可溶解体积的氨气。

(2)分子结构

(3)氨的化学性质

①与水的反应

②氨气与酸反应

a.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与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其现象为有白烟生成,将浓盐酸改为浓硝酸,也会出现相同的现象。

化学方程式:HCl+NH3===NH4Cl、NH3+HNO3===NH4NO3。

b.与CO2等酸性氧化物反应:NH3+CO2+H2O===NH4HCO3或2NH3+CO2+H2O===(NH4)2CO3。

③NH3的还原性——氨的催化氧化

化学方程式:4NH3+5O2催化剂4NO+6H2O。

④与盐溶液反应

将氨水加入下列溶液,完成下表:

(4)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2.铵盐及NH的检验

(1)铵盐的物理性质

铵盐都是白色固体,均易溶于水。

(2)铵盐的化学性质

(3)NH的检验

未知液呈碱性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则证明含NH。

3.追根求源——喷泉实验的原理

中学教材中喷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是:打开橡皮管上的夹子,挤压滴管的胶头,则烧杯中的水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喷泉。

(1)喷泉实验的原理

因为烧瓶内气体易溶于水或易与水反应,使瓶内压强减小,形成压强差,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水压入烧瓶而形成喷泉。

(2)能形成喷泉的条件

从原理上讲,气体要易溶于水或易与水反应,以形成足够大的压强差;从实验条件上讲,烧瓶内气体要充满,气体和仪器均要干燥,装置的气密性要好。

(3)可以形成喷泉的组合

液体是水时,NH3、HCl、SO2、NO2+O2等气体均可;液体是NaOH溶液时,Cl2、CO2、H2S、SO2等气体均可。另外SO2和氯水、CH2===CH2与溴水等组合也可形成喷泉。总之,组合条件是: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大或通过反应,使气体的物质的量迅速减小,产生足够的压强差(负压)。

产生压强差的方法一般有:一是使烧瓶外气压增大,烧瓶内气压不变;二是使烧瓶外气压不变,烧瓶内气压减小。上述形成喷泉的组合选用的是第二种方法。

四、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综合应用

注意箭头指出可体现物质的性质,指向可寻找该物质的制备方法。

高频考点一NO、NO2的性质及对环境的影响

例1.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NO2,NO2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在日光照射下,NO2发生一系列光化学烟雾的循环反应,从而不断产生O3,加重空气污染。反应过程为①2NO2―→2NO+2O,②2NO+O2―→2NO2,③O+O2―→O3。下列对该反应过程及生成物叙述正确的是()

A.NO2起催化剂作用  B.NO起催化剂作用

C.NO2只起氧化剂作用  D.O3与O2为同分异构体

NO2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或在一定条件下用氨气与其反应使之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2NO2+2NaOH===M+NaNO3+H2O,8NH3+6NO2===7X+12H2O。则M、X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分别是()

A.NaNO2、N2  B.HNO2、N2

C.NO、HNO3  D.N2、N2

汽车尾气主要含有CO2、CO、SO2、NOx等物质,这种尾气逐渐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1)汽车尾气中的CO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NO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危害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填两种)。

(2)NOx能形成酸雨,写出NO2转化为HN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汽车尾气中的CO、NOx在适宜温度下采用催化转化法处理,使它们相互反应生成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气体。写出NO被CO还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频考点二有关氮的氧化物的简单计算

例2.将充有amLNO和bmLNO2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槽中,然后通入amLO2。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且ba,则充分反应后,试管中气体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为()

A.mL  B.mL

C.mL  D.mL

在一定条件下,将NO2和O2的混合气体12mL通入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剩余2mL气体(同温同压下),则原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为()

①1.2mL②2.4mL③3mL④4mL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氮的氧化物和O2、H2O反应的计算方法

(1)NO2和O2混合气体溶于水的计算:

由4NO2+O2+2H2O===4HNO3可知:

V(NO2)∶V(O2)

(2)NO与O2同时通入水中:

由4NO+3O2+2H2O===4HNO3

可知:

V(NO)∶V(O2)

(3)NO2、NO、O2三种混合气体通入水中:

①可先将NO和O2转化为NO2,再按上述各种情况分别处理。

②也可先将NO2和H2O反应转化为NO,再按4NO+3O2+2H2O===4HNO3情况处理。

无色的混合气体甲,可能含NO、CO2、NO2、NH3、N2中的几种,将mL甲气体经过如图所示实验的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甲气体的组成为()

A.NH3、NO2、N2  B.NH3、NO、CO2

C.NH3、NO2、CO2  D.NO、CO2、N2

氮氧化合物(用NOx表示)是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根据NOx的性质特点,开发出多种化学治理氮氧化合物污染的方法。

(1)用氨可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毒气体。已知:4NH3+6NO催化剂5N2+6H2O,8NH3+6NO2催化剂7N2+12H2O。同温同压下,3.5LNH3恰好将3.0LNO和NO2的混合气体完全转化为N2,则原混合气体中NO和NO2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

(2)工业尾气中氮的氧化物常采用碱液吸收法处理。

①NO2被烧碱溶液吸收时,生成两种钠盐,其物质的量之比1∶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O与NO2按物质的量之比1∶1被足量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只得到一种钠盐,该钠盐的化学式是______。

高频考点三硝酸的酸性和强氧化性

例3.下列有关硝酸化学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浓、稀硝酸都能使蓝色石蕊试纸最终变为红色

B.硝酸能与FeO反应,只表现氧化性

C.硝酸可与Na2S反应制得H2S气体

D.浓硝酸因分解放出的NO2又溶解于硝酸而呈黄色

将相同质量的铜分别与足量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硝酸浓度越大消耗的硝酸越少,产生的有毒气体也越少

B.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稀硝酸少

C.试管内壁上的铜用浓硝酸除好,因反应速率快

D.两者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的体积相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仍不溶解

B.铜与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4H++2NO===Cu2++2NO2↑+2H2O

C.1.0mol·L-1的KNO3溶液中可大量存在H+、Fe2+、Cl-、SO

D.硫化铜溶于硝酸的离子方程式为CuS+2H+===H2S↑+Cu2+

高频考点四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计算

例4.某稀溶液中含有4molKNO3和2.5molH2SO4,向其中加入1.5molFe,充分反应(已知NO被还原为N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生成NO的体积为28L

B.所得溶液中c(Fe2+)∶c(Fe3+)=1∶1

C.所得溶液中c(NO)=2.75mol·L-1

D.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有FeSO4

将32.64g铜与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请回答下列问题:

(1)NO的体积为________L,NO2的体积为________L。

(2)参加反应的HNO3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3)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中加入VmLamol·L-1的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2+全部转化成沉淀,则原硝酸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mol·L-1。

(4)欲使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在NaOH溶液中全部转化为NaNO3,至少需要30%的双氧水________g。

高频考点五有关硝酸氧化性的实验探究

例5.如图是用浓硝酸、铜片、水等试剂探究浓、稀硝酸的强氧化性并观察还原产物的实验装置。

Ⅰ.浓硝酸的强氧化性实验

将铜片置于具支试管的底部,在分液漏斗中加入约5mL浓硝酸,往具支试管中放入约2mL浓硝酸,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气体。

(1)具支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能证明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的现象是

Ⅱ.稀硝酸的强氧化性实验

(3)上述反应完成后,欲进一步证明稀硝酸也具有强氧化性,紧接的简便、合理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证明稀硝酸与铜反应产生NO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c中收集到无色气体

B.c中收集到的无色气体接触空气后变为红棕色

C.b中产生的无色气体接触空气后变为红棕色

Ⅲ.实验反思

(5)利用该装置先进行铜与浓硝酸反应,再进行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其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Ⅳ.问题讨论

用等质量的铜片与等体积的浓硝酸、稀硝酸(硝酸均过量)反应时,发现反应后所得溶液前者呈绿色,后者呈蓝色。对此有两种说法:

①两者颜色不同的原因是因为Cu2+浓度差异引起的。

②前者溶液呈绿色,是因为生成的红棕色NO2溶解于溶液中引起的。

(6)你认为上述说法________(填“①”或“②”)合理。若是①合理,说明理由,若是②合理,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频考点六氨与铵盐的性质及应用

例6.关于氨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氨易液化,因此可用来作制冷剂

B.氨溶解于水显弱碱性,因此可使酚酞溶液变为红色

C.氨气遇到浓盐酸、硫酸都会发生反应,产生白烟现象

D.氨气可被氯气氧化生成N2,同时还可能产生白烟现象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但产物不一定有NH3

B.加热可除去NH4Cl中的少量NaHCO3

C.在盛有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在试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

D.铵盐都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均呈酸性

下列关于氨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氨水和液氨不同,氨水是混合物,液氨是纯净物

B.氨水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粒子是NH3·H2O(水除外)

C.氨水显弱碱性,是弱电解质

D.在1mol·L-1氨水中,NH3·H2O、NH、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为1mol·L-1

高频考点七有关喷泉实验的考查

例7.如图是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的4个喷泉实验方案。下列有关操作不可能引发喷泉现象的是()

A.挤压装置①的胶头滴管,使CCl4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

B.挤压装置②的胶头滴管,使NaOH溶液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

C.用鼓气装置从装置③的a处不断鼓入空气并打开止水夹

D.向装置④的水槽中慢慢加入足量浓硫酸并打开止水夹

喷泉实验是中学化学的一个重要性质实验,也是一种自然现象。其产生原因是存在压强差。试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为化学教学中所用的喷泉实验装置。在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中盛有液体。下列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HCl和H2O  B.O2和H2O

C.NH3和H2O  D.CO2和NaOH溶液

(2)在图乙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________。

A.Cu与稀盐酸

B.NaHCO3与NaOH溶液

C.CaCO3与稀硫酸

D.NH4HCO3与稀盐酸

(3)在图乙的锥形瓶外放一水槽,锥形瓶中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质不可能是________。

A.浓硫酸  B.生石灰

C.硝酸铵  D.烧碱

(4)城市中常见的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原理与上述________装置的原理相似。

(5)如果只提供如图丙(烧瓶内充满NH3)的装置,引发喷泉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①NH3、②NO2进行喷泉实验,如图所示,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①②  B.①②

C.①=②  D.不能确定

高频考点八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例8.某学习兴趣小组探究氨气的制取实验:

(1)甲同学拟用下列实验方法制备氨气,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将氯化铵固体加热分解收集产生的气体

B.将浓氨水滴入氢氧化钠固体中,收集产生的气体

C.将碳酸氢铵加热分解产生的气体用碱石灰干燥

D.将氯化铵稀溶液滴入氢氧化钠固体中,收集产生的气体

(2)根据上述正确的原理,该同学欲用下列常见的实验室制气装置制取氨气,适宜的装置是________。

(3)气体的性质是气体收集方法选择的主要依据。下列性质与收集方法无关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密度②颜色③溶解性④热稳定性⑤与氧气反应

(4)甲同学设计收集氨气的几种装置,其中可行的是________,集气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制取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有关性质。

(1)图甲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A中盛放的固体是________。

(2)已知单质B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成分,则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按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NH3性质实验。

①先打开旋塞1,B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稳定后,关闭旋塞1。

②再打开旋塞2,B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频考点九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例9.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NH4Cl和NaHCO3都是常用的化肥

B.NH4Cl、HNO3和Na2CO3受热时都易分解

C.NH3和NO2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图中所涉及的盐类物质均可以水解

在下列物质转化中,A是一种正盐,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6,E是酸,当X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的转化关系:

当X是强酸时,A、B、C、D、E均含同一种元素;当X是强碱时,A、B、C、D、E均含另外同一种元素。请回答:

(1)A是________,Y是________,Z是________。

(2)当X是强酸时,E是________,写出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X是强碱时,E是________,写出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频考点十含氮物质的性质与实验综合

例10.实验室模拟合成氨和氨催化氧化的流程如下:

已知实验室可用饱和亚硝酸钠(NaNO2)溶液与饱和氯化铵溶液经加热后反应制取氮气。

(1)从图中选择制取气体的合适装置:氮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气______________。

(2)氮气和氢气通过甲装置,甲装置的作用除了将气体混合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氨合成器出来经冷却的气体连续通入乙装置的水中吸收氨,________(“会”或“不会”)发生倒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乙装置吸收一段时间氨后,再通入空气,同时将经加热的铂丝插入乙装置的锥形瓶内,能使铂丝保持红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锥形瓶中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乙装置中氨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的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H+、OH-、________、________。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133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