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低温来临,养虾如何高效肥水

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公益 http://nb.ifeng.com/a/20180502/6544330_0.shtml

到了秋天,气温有所降低,昼夜温差大,喜欢高温的绿藻生长会受到影响,有些地方硅藻会慢慢成为优势种群。了解好藻类的特性,有助于平时的肥水管理。说到水肥,许多人的理解就是透明度比较低,这种认识过于片面。正确的理解应是,水体中有一定丰度和多样性的藻类,稳定性比较强,且有益藻类占优势种群。才是养殖中所需要的肥水。所以肥水的核心,就是培养有益藻类。

一、养虾为什么要肥水?

养虾肥水的本质就是增加水体内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数量,其作用有两个方面:第一,提高水体本身的增氧能力,促进水体各种物质的循环,保证鱼虾蟹贝生命活动;第二,直接增加了饵料生物的数量,为养殖动物提供营养优良的食物。

二、什么情况下需要肥水?

绝大多数水产动物苗种阶段的饲养需要水体内有足够数量的浮游生物才能生长良好,这些浮游生物往往是苗种成活率提高的关键。在淡水养殖中,一般不专门另外培育饵料生物,只须通过施肥或施用微生物制剂间接提高水中浮游生物的数量。在海水养殖的苗种培育中,则专门培养活的饵料生物投喂。

如果南美白对虾为主要养殖对象,则必须在整个养殖过程中都要保持水体有一定的肥度。

三、肥水的意义

肥水是水产养殖前不可少的环节,它有以下几点好处

1、为鱼虾蟹等水产养殖动物提供营养丰富的天然生物饵料;

2、藻类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同时产生大量的氧气;

3、浮游动物等利用残饵粪便等有机物,将其分解产生无机盐,达到净化水质,抑制杂藻的目的(如青苔、病菌的繁殖,这也是为什么前期肥水可预防细菌性烂鳃的原因),为养殖品种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

四、肥水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

1、温度过低:不同的藻类对温度的需求也有所不同,过低的温度,新陈代谢比较慢,起不来。

2、光照强度不够,阴雨天光照不足或温度低,藻类生长繁殖速度慢,一般两天连续晴天,就可以肥塘。

3、过高或过低:值过高,要看是盐碱地,还是因为使用石灰或其他东西消毒时导致。

4、藻源缺乏:引有藻水进塘,也可以用带有藻种的肥来施。

5、水中摄食藻类的浮游动物多,原因主要是第一次进入塘中的水没有消毒,或者消毒不彻底。

6、一些原生动物如果大量繁殖也会抑制藻类的生长,此时,可用杀虫剂杀灭后再肥水。原生动物与轮虫是有区别的,前者肉眼看不见,它以有机碎屑、死藻类为食,分泌粘液抑藻,后者肉眼可见,有趋光性,直接吃食藻类。

7、水体残留毒素(药物残留、重金属残留等)过多。

过量使用副作用较大的消毒剂或重金属浓度过高,将藻类和微生物杀灭而导致其无法繁殖生长,可使用微生物制剂,保持水质稳定。

8、青苔丝藻等大型藻类或者杂藻过多

青苔丝藻过多的话不能肥水,因为大型藻类能够与小型藻类竞争营养物质,抑制单胞藻的繁殖和生长。此时肥水不但肥不起来还会使大型藻类大量繁殖,从而水更不好肥。

9、新开挖的池塘或者渗水比较严重的池塘肥水也不好肥。

新开挖的池塘渗水比较严重,水质不稳定,水中的营养元素都随渗出的水流失,所以肥水不好肥。

10、水体比较浑浊

水中的悬浮物过多的话用在水中的营养元素都被悬浮物吸附从而不能被藻类所吸收,所以水肥不起来。

11、水体有机质过多

水中有机质过多不分解就会使藻类缺乏营养元素。有机质过多还会造成水体透明度减小,氨氮,亚盐偏高,底质有机质发生厌氧分解,有害菌滋生等现象。可以先用吸附性的产品将过多的有机质吸附到塘底,再进行改底。有机质过多要注意增氧,防止浮头。

12、螺丝太多(主要蟹塘)

螺丝太多会吃掉大量的藻类,使水变瘦。螺丝太少或者小野杂鱼过多会引起水质浑浊,也能使肥水不好肥。

五、影响肥水效果的几个主要因子

1、光照

与陆生植物相似,水体中藻类的生长是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随光照强度增加和光照时间的延长,藻类的生长率增加。水中的光照强度随水深的增加而迅速递减,因此,池塘的深度需要合理,从藻类对光照的需要,池塘深度在1.5米~2米左右为宜。

2、温度

温度对藻类的生命活动有重要的影响,一方面通过控制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强度,直接影响藻类的增殖。另一方面,通过控制水体中各类营养物的溶解度、离解度或分解率等理化过程间接影响藻类的生长。

3、营养元素

①大量元素

碳、氧、氢、氮、磷、硫、钾等大量元素是藻类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藻类生长和繁殖的物质基础。

氮:氮是藻类蛋白质和叶绿素的主要组成部分。藻类主要通过吸收氨氮的方式来利用水中的氮元素,只有当水中氨氮不足时才可以使亚硝酸盐氮或硝酸盐氮转化为氨氮让藻类吸收,当水体中氨氮的含量大于1.0ppm时,藻类就可以正常生长。

磷:磷是藻细胞内光合磷酸化等能量转化的关键因素,也是藻类生长繁殖的首要限制因子。一般藻类生长对可溶性磷的需求量为0.05ppm到0.5ppm,如果水中可溶性磷低于0.05ppm,会限制藻类生长。

碳:碳是藻类细胞的基本组成元素,参与藻类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能量转化。通常,藻类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吸收碳营养元素,藻类每吸收1毫克氨氮就需要吸收大约6.5毫克的二氧化碳。当水中二氧化碳不足时,会对藻类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需要从外界补充碳源才可以保证藻类的生长。

②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是藻类生长必不可少的营养因子之一,在藻类的各种生命活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水体环境中含有不少的微量元素,但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且存在形式多种多样,以及各种物质对它们的吸附与沉降,从而导致水体中藻类可利用的微量元素非常少,因此藻类的生长可能受到微量元素的限制。

③藻类促生长因子

藻类促生长因子是一大类可以调节藻类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它们在极低的浓度下便可以显著地影响藻类的生长发育等生理功能,如小肽、氨基酸等。通过实践证明:藻类促生长因子对小球藻、栅藻、直链藻等水产养殖有益单细胞藻类具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

4.藻种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池塘肥水更是如此,在满足了上述营养需求后,如果池塘的水体中缺乏藻种,水亦很难肥起来。一般的池塘可以在加水加营养盐后原有的藻即可以重新繁殖,但对于一些藻类比较少的盐碱地或者蓝藻爆发,藻相失衡的池塘则可以考虑引入新鲜藻种加以培养。

5.硬度

水体的硬度是指水中二价及多价金属离子的含量,包括钙,镁,铁等。其中前两种元素在藻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钙是藻类细胞壁的重要组成元素,对蛋白质的合成与代谢,碳水化合物的转化,细胞壁的穿透性及氮磷的吸收转化等有重要作用。镁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藻类都需要镁。镁在糖代谢中起着很关键作用,缺镁会导致核糖核酸的合成停止,氮代谢混乱,细胞内积累碳水化合物及不稳定的磷脂。

实验表明,池水总硬度小于10毫克/升(0.2毫摩尔/升)时,肥水的效果较差,而广大养殖户通常会忽视硬度。因此,在肥水的前期,需要对养殖水体进行硬度测试,了解池塘的水质情况,合理施肥。

六、肥水方法

1、建立优良的水色及稳定的藻相

藻类有两个特点:

一是首次肥水的水色一般都是优良水色,不良水色一般都是发生在养鱼过程中的中后期,即使最早出现也是在放苗之后,放苗之前是很少出现不良水色的。

二是施肥次数越多,肥水时间越长,培育出来的藻相越稳定,而稳定的藻相一旦建立就不容易改变,包括消毒及中小程度的恶劣天气也很难改变。所以我们只要按照这两点来肥水,就能够获得好水色和稳定藻相。

2、肥水的方法

肥水第一步:当清塘进水工作完成之后就可以用“安进肽肥”、“硅藻壮”、“红螺壮”肥水了,瘦塘(肥塘可以不施肥)第一次施肥一定要放足,宜多不宜少,在水色既肥沃但又清爽时,这说明水色已经建立,藻相已经稳定,然后就可以下苗。

肥水第二步:投放鱼苗之后,视水色的变化,改为不定期追肥,即是否需要追肥包括使用什么肥料使用多少等等,完全是根据透明度根据pH值根据天气根据底质等因素综合分析来决定。水瘦了就施追肥,追肥建议使用“安进肥霸”+“安进菌霸”。

3、开启增氧机

上面说了肥水的水体晚上更容易缺氧,肥水需然可以(白天)增氧但又(夜间)离不开氧气,所以肥水至少在晚上要开动增氧机为宜,而且增氧机的使用不能固定不变,因为溶解氧会随着天气及藻类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增氧机的使用也要随着溶解氧的变化而变化,阴雨天、夜间、气候骤变等情况下都要开动增氧机,使溶解氧始终保持充足、稳定,只有溶解氧充足,肥水才有效果,肥水的效果也才会好,水质才会稳定。

4、密切注意藻类变化引起溶解氧不足

在水质各要素当中藻类是最活跃的,每天都会发生变化,但并不是凡是藻类发生变化都要采取措施,真正要采取措施的只有三种情况:

一是藻类密度太浓(大),可以选择用“红螺壮”等生物制剂来抑制藻类,提高透明度。也可以选择用“鱼虾菌毒净”杀灭一部分藻类,使水质变清爽。

二是藻类密度太淡(小),包括死藻(即倒藻)。可以泼洒“藻毒分解素”解毒,或者晚上开启增氧机或使用“安进巨能氧”增氧,或者补充“肥源”肥水。

三是藻类大量老化死亡(包括死藻即倒藻)。如果老化的藻类数量少说明危害性不大可以暂时不采取措施,但是如果出现泡沫和悬浮物多,饲料台周边又脏又臭,说明藻类老化严重必须采取措施。可以使用、“超能水净”、“底改酵素”或“亚硝净”络合吸附,或者使用“解毒应激灵”解毒,或者晚上开启增氧机或撤施“安进巨能氧”。

避免藻类大量老化死亡的办法就是施追肥,少量多次,因为每施一次肥都会催生一代新的藻类,施肥次数越多藻类代数就越多,藻相也就越复杂,这样由于每一代藻类生长时间不一样老化死亡的时间也就不一样,集中或大量老化死亡的现象自然就可以避免了。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三种情况不管是哪一种在采取措施的过程中都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因为藻类变化到不良水色都要经历一个过程,不是两天三天就形成的,鱼类在这个变化过程中由于持续受到应激,体质会变弱抗病力就下降,如果采取措施力度太大或变化太快,没有一个缓冲适应的时间,就会造成新的应激,等于反复折腾,结果往往是水色调好了但鱼也不行了,所以采取措施必须要考虑到鱼类的承受能力,必须要有一个缓冲过程,我们调水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鱼病或挽救病鱼,而不是为了调水而调水。

5、肥水过程不要大起大落

肥水要考虑到其他方面,避免产生相互矛盾或造成应激。一般来说在溶解氧不足情况下,肥水之前应先增氧或者先用“解毒应激灵”解毒先缓冲,待情况好转之后才肥水。追肥肥水应选用化肥宜选用“安进肥霸”+“安进菌霸”,对于大量加水、消毒、泼洒“鱼虾菌毒净”、使用“高活性芽孢杆菌”等有可能产生应激的措施只宜在肥水之后和水质恢复之后为好。

6、让氨氮变害为宝

肥水离不开肥料,其中使用量最大的是氮肥,氮肥包括胺态氮、硝态氮和酰胺态氮,其中酰胺态氮除了少数藻类能够直接吸收之外,大多是需要转化为胺态氮或硝态氮藻类才能吸收。水中胺态氮和硝态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溶解氧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溶解氧充足则以硝态氮为主,如果缺氧则以胺态氮为主。即使处在胺态氮状态,如果溶解氧充足,也可以通过硝化细菌作用变为硝态氮,同样即使处在硝态氮状态,如果溶解氧缺乏,也可以通过反硝化细菌作用使到一部分还原为胺态氮,另一部分变为游离态氮,进而变为氨气逸出。

有机肥所含的氮也必须要转为胺态氮或硝态氮才能被藻类吸收,但由于转化过程需要细菌分解所以肥效比较缓慢。同时细菌分解有机肥除了需要充足的溶解氧之外还要求水的硬度不能太低。所以对于氨氮偏高的水体,如果施了磷肥仍然肥不起来,说明这种氮肥不是无机物状态的硝态氮或胺态氮,而是大量积累的有机质或有机肥,可以改施“聚能菌素”发酵液,促进细菌分解转化,这样水就会逐渐肥起来了。

由于水中的胺态氮和硝态氮能够相互转化,所以水中的氮肥或直接或间接都含有铵,而铵在水中通常是两种状态,或铵根离子或非离子态氨(氨气),这些东西都是有毒的,尤其是氨气。其中氨气的毒性具有随着pH值和水温升高而增大的特点,所有在夏季投放鱼苗时应该尽量安排在早上或上午,因为下午或傍晚pH值和水温都比较高,以避免氨毒的危害。

增氧能够将氨气氧化为亚硝酸盐进而再氧化为硝酸盐,所以增氧能够缓解毒性。虽然氨氮有害,但只要我们在防患与利用之间注意平衡,是可以和谐共处的,只要我们在养鱼过程中密切注意藻类变化,保持充足的溶解氧,氨氮危害是可以避免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373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