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
一直以来,化学都是一门重要性特别大的学科,如果没有化学,生活中有太多东西我们都是没法解释的,再或者,味精以及各种调味剂,没有化学知识的加持下,恐怕就没有我们今天随处可见的各种美食。
如果要问中国最为有名气的化学家,那大概就是清末时期的徐寿,他不但是近代化学的启蒙者,还是造船工业的先驱。
其中徐寿最有影响力的贡献就是,将国外各种重要的化学书籍翻译后引进了中国,之后化学这门学科便是在中国发源。
说到化学之中,有一个冷知识大概学过化学的人都知道,但未必人人都注意到,那就是元素周期表上面的汉字,几乎都是只出现在了元素周期表上,这便是意味着,发现多少种元素,就要新创多少个汉字,可见这还真不是一项小工程。
据说在发现元素的时候,每新发现一个元素,都是用一个图案来表示,但因为后来发现的元素越来越多,创作的图案也是越来越多,并不方便记忆,因此才没有被广泛采纳。
最后还是将元素用字母的方式代替,这种方式也就一直流传到了如今。
如此看来,徐寿在创造元素汉字的时候,还是伤了一番脑筋,但最终却是朱元璋给了徐寿灵感,说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还得从朱元璋小时候说起。
看过《明朝那些事儿》的人应该都知道,朱元璋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朱重八,这主要是因为在那时候,普通老百姓不能有什么正经的名字,指不定朱元璋先祖里面还有一些名叫“朱五四”“朱十六”的,这也是很多古人名字都取得那么简单,有时候并不是古人们没有文化,而是他们根本不允许取正常的名字。
直到朱元璋称帝之后,为了不让后代重现先祖的悲剧,因此在给后辈们取名的时候,还用到了“金木水火土”。
例如“朱标”“朱棣”,他们的名都是以“木”为部首的,再来就是“朱允炆”“朱允熥”,就是以以“火”为部首的。
后来出现的朱祁镇,以及朱瞻基同样是按照了这个规律,朱元璋表示就要按照“金木水火土”循环下去,而徐寿便是在这取名的方式上得到了启发。
在元素周期表中,我们可以留意到,气体元素都是以“气字头”造的字,金属元素便是由“金字旁”造的字,非金属元素是由“石字旁”造的,除了“汞”这个字,在元素周期表中几乎没有是例外。
值得一说的是,徐寿在定名的时候,有不少字就是直接从朱家后代子嗣中摘取过来的,就好比“朱帅钾”“朱恩铜”“朱安汞”这些,大伙都能够在元素周期表中看到眼熟的字。
只不过,最后发现的新元素也是越来越多,当然化学专家们的还是严格遵守了化学元素的造字规律,一律用“石字旁”“金字旁”“气字头”。
除此之外,徐寿还作出了《化学求质》《化学求数》《化学求原》这些重要的化学文献,在后来的化学教材中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徐寿被称作是近代化学的启蒙者,定不是浪得虚名的。
从这我们可以看出,也许我们书本上一条常见而又简单的知识,都是科学先辈们总结了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对于后辈的我们而言,都是永恒的财富,很多时候一句规律就能解开很多迷惑,这在理科之可谓是比比皆是。
再说明朝,它一直以来都被称作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为精彩的一个朝代,这一点在《明朝那些事儿》中就有足够的体现,《明朝那些事儿》用诙谐幽默的语言,为读者勾勒了一出明朝的画卷,能够用看小说的方式来了解历史,这是一种莫大的享受,而《明朝那些事儿》就是这样走红的。
正版明朝那些事儿2增补版全套9册精装当年明月精选¥¥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现在机会来了,《明朝那些事儿》经过折扣价,只需元,这还是小编帮大家争取到的哦!大家可不要错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