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的发现者,著名俄罗斯化学家。当其他科学家还在懵懂探知原子内部结构的时候,他却能按照原子量将所有化学元素周期性排列,结束了几百年来无机化学凌乱琐碎的局面。
门捷列夫,创造了元素周期表,这才有了现代化学的今天。可是,让人惊讶的是门捷列夫却终生未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是贡献不够惊世骇俗,还是另有内幕?
一颗钻石“夺走”了门捷列夫的诺贝尔奖?
年,诺贝尔评选,门捷列夫和法国化学家莫瓦桑都获得了化学家的提名,然而却以4:5惜败莫瓦桑。据悉,10名投票委员,4人投给了门捷列夫,1人弃权,而其余5人则投给了莫瓦桑。
莫瓦桑的化学成就究竟是什么?竟然比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还要厉害?
据悉,莫瓦桑获奖的理由是除了表彰他发现氟单质的贡献,还有当时大家都信以为真的“人造金刚石”。
第2年,门捷列夫抱憾而终,而关于诺贝尔奖的“真相”也浮出水面......
据悉,莫瓦桑死后,欧洲众多科研机构出巨资,从他的妻子手上买到了研制人造金刚石的手稿。可是,这些科研机构依照手稿进行研制却始终无法得到金刚石。
这时候才发现,原来关于莫瓦桑的“人造金刚石”竟是个巨大的谎言!
原来,莫瓦桑一直坚信制取金刚石的方案是“完美方案”,哪怕一次次的实验失败。他的助手却非常清醒,并提醒莫瓦桑可能方案在理论上就是错误的,可惜偏执的莫瓦桑根本不信,甚至还催促助手继续进行实验。
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助手失去了耐心,于是就想了一条妙计,用来安抚莫瓦桑。
助手拿出自己毕生的积蓄买了一颗很小的金刚石,在又一次失败的实验之后,趁莫瓦桑不注意,将他买的那颗小钻石扔到了反应容器之中,然后就有了莫瓦桑研制“人造金刚石”的伟大贡献。
真相大白,原来莫瓦桑根本没有制的人造金刚石,这一切都像是上天和他开的一个玩笑。可怜的莫瓦桑到死都没有发现这个秘密。
莫瓦桑助理的这一举动,使莫瓦桑获得了至高荣誉,也使门捷列夫因此被淘汰。
诺贝尔奖有个规定:只把奖章颁发给在世的人!门捷列夫去世后,也就永远失去获奖的机会了。
门捷列夫是周期表的主要创始人,但这“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这朗朗上口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并非是一下子从他头脑中冒出来的,而是经过了十几年摸索的。
他说:“对于元素周期律的问题,我差不多思考了20年,而你却认为,坐着不动,五戈比一行、五戈比一行地写着,突然就能写成,这是不可能的。”
如今,人们看到元素周期表,便会想到门捷列夫,这大概就是对他最大的肯定了。
截至年,人类总共发现了种化学元素,它们有条不紊地“坐落”于元素周期表中。
这些元素是什么样的?有哪些特性和故事?
华东理工大学70周年校庆科普新书《化学元素》试图用生动的方式,带领青少年“用元素重新认识万物”,激发青少年在生活中对化学元素的联想,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
据悉,《化学元素》上市9个月加印5次,从内容到插画均为本土原创,用漫画配图来介绍化学知识,结合能源、环境、材料等科技前沿进展,让化学元素们从平面化的符号中跃出,把化学元素知识通俗易懂地展现在青少年读者面前。
比如:
中国青花瓷中的蓝色,其实因为含有钴(Co)元素;
卤水点豆腐靠的是氯化镁,自热小火锅用的是氧化钙;
秦始皇陵出土的青铜剑表面,就覆有含铬氧化物的保护层;
.......
从青铜器到航天器,短短几句话加上形象的漫画,一个个生僻的元素便从平面化的符号中跃然而出,元素的知识也从枯燥的必考点变成了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这样记忆,孩子怎么能掌握得不牢固呢?
重要的是,作者戴升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初高中的教科书,筛选了与中国学生学情相匹配的知识点。同时,在每个元素的信息框里,元素中英文名称(包括拼音)、原子序数、密度、熔点、沸点、元素类别、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都让孩子一目了然,形成宏观概念。
作者戴升如是说:”高校教授有着义不容辞的科普责任,应该把象牙塔里的知识传递给社会,传递给我们的青少年。让孩子们熟悉这些化学元素知识,不仅是为了接轨课堂学习,更是为了提升孩子的核心素养。“
《化学元素》完整收录了元素周期表内全部个化学元素,包含00余幅漫画和条趣味知识。孩子每天利用几分钟碎片化的时间,就可以轻松看完一两个化学元素。
老话常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在初三,学生会开始学习化学,很多人的学习往往是从背诵化学元素周期表开始的。可是,孩子们若只采用机械记忆的方式,很容易遗忘;只有赋予对象意义并与熟悉的事物形成联想,进行立体的感知,才能促成孩子形成长久的记忆。
这套《化学元素》从孩子熟悉的日常事物着手,用孩子们喜欢的漫画形式来学习,事半功倍!
若你家孩子也有学习化学的困扰,建议一定要看看这本书,只要49元,却物超所值。点击下方链接就能购买哦↓↓↓
A化学元素用元素重新认识万物化学元素周期表精选¥4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