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了化学世界冠军的学军中学,有这样一位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佳药物 https://m-mip.39.net/fk/mipso_5629059.html
杭州学军中学已经走过六十三个春秋。她诞生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共和国发展历程中不忘初心,茁壮成长;她崛起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高考恢复之年,全省夺冠,创造奇迹。那一代杰出领导和优秀教师,抱着为国家培育英才、为民族传承文化的坚定信念,艰苦卓绝,砥砺前行,为学军中学教育事业谱写了辉煌壮丽的篇章。栉风沐雨,薪火相传;筚路蓝缕,玉汝于成。学军中学近期将向读者推介一系列学军名师名校长,重温与共和国同行的峥嵘岁月,致敬前辈,嘉惠后学。如果时光倒流56年,回到年那个秋天,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她,正值25岁的芳华,在大学毕业后,就来到当时成立才五年的杭州学军中学。她怀抱青春的理想和崇高的志向,立志做一名敢于创新的教师,为共和国培养一大批既有爱国情怀又有国际视野的拔尖人才。面对渴求科学知识的莘莘学子,她倾听其心声,培养其兴趣,引导其钻研,为他们的成长奠定了最坚实的知识基础。可以说,她把自己这一生最美好的岁月全部献给了国家的教育事业……她就是我校化学教研组退休教师周兰娟老师。三尺讲台四季耕耘周兰娟老师——回访学军老教师系列想了很多,但我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我这一辈子值,全心全意、毫无保留地都给了学军。简介杭大校门前合影(一排左二:周兰娟老师)周兰娟老师,年生,杭州大学化学系毕业,年进入学军中学(当时校名为浙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中学化学高级教师。从教数十年,不论在怎样的环境条件下,周兰娟老师总是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工作,不怕劳累,不计报酬。人们都说,她是个闲不住的人……图:周兰娟老师她是教育改革的奋进者(一)授之以渔刚开始教书时,周老师就发现当时的学生倾向于把高中化学当成一门死记硬背的科目,靠背诵来应对考试。所以,他们对化学缺乏兴趣,也找不到良好的学习方法门道,成绩也就很不理想。于是,周老师萌生了教学改革意识,迫切地想改变其学习模式,打破“没兴趣-没方法-没成绩”的恶性循环。在探索教学方法过程中,她总结了两个化学的教育理念,其中之一就是辩证法。周老师认为化学是一门充满辩证法的自然科学。每一章节开始前,她会设置一节课作为学法指导课,对不同的章节采取不同的具体指导方法。比如,在元素化合物的课上,她首先就从结构出发,用结构理论和元素周期表的形式来指导学生:“这个原子结构是什么样的?在周期表上什么位置?因此反映出什么性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是表象,是果;结构是本质,是因。这一客观规律体现在化学反应中,就是物质表现出来的现象是宏观的,但是内在的是分子、原子结构的反应。图: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还是质量互变规律的典型表现。以铁元素Fe为例,为什么铁的化合价有二价、三价的区别?这首先可以从结构上来看,铁原子可以失去两个或三个电子,这是内在规律。但是,到底要是去两个还是三个电子,这又涉及外部条件:如果和铁发生反应的物质夺电子的能力强,比如元素周期表里的卤素元素氟(F)、氯(Cl)、溴(Br),那么每个铁原子就失去三个电子;若能力弱,比如碘单质(I),铁原子就只变成二价铁离子。图:铁原子和一种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这样的学法指导课,很耗时间和精力,但周老师一直坚持这样教。因为当学生具备这些思想和方法时,就会用这些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才真正地学会了如何学习。(二)实践出真知另一个化学教育理念是实践。实践就是做实验,周老师希望通过动手实验来激发学生学化学的兴趣。实验时间是中午吃完饭和放学后,而且要求一个人一组,因此她和同事们经常加班。回忆当年的实验员俞国民和李咏梅,她称赞他们业务好、非常负责。为什么做实验要一个人一组?周老师说,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金属钠(Na)的教学为例。周老师对原本分为4个课时的内容进行整合,重新安排:首先给学生一些时间快速了解教材中钠的相关知识,紧跟着就进入实验室开始做实验。在交代好相关的注意事项后,她就让学生们单独操作并填写实验报告。图: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比煤油重“取一小块金属钠,用小刀切下一块,切面呈银白色。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水中,可观察到钠浮在水面上,与水发生剧烈化学反应并释放出热量,且熔化成一个闪亮的银白色的小球,并逐渐缩小直至消失。”图:周老师做实验其实一开始,很多学生很难做到准确描述现象,也无法从现象中总结性质。但是,学生们在亲自动手做实验后,获得了感性层面的经验,然后再继续学习,就能更好地理解书本理论,而不是生硬地背下来。有一次,一个学生问她: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变清澈;而二氧化硫通到石灰水里,没有同样的现象。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周老师没有简单地告诉学生这是因为酸性,而是选择用实验证明。师生二人在实验室里,每通一个气泡,就测试一下PH值,这才搞清楚原因。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还没有PH剂,测PH值用的还是PH试纸,实验过程颇耗费时间和精力。“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耐心。”学生们的耐心和细致等品格也在实验的点点滴滴中养成。她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周老师说起在校工作的趣事时,脸上满是笑容。她在上课时常常对学生说“你们想做什么实验,和老师来讲”。结果,学生说想做笑气、鬼火(即磷化氢)……尽管有难度,但周老师还是在保证安全操作的前提下,满足学生提出的实验要求。图:周老师上化学课提要求的学生中,还有想做合成氨的。众所周知,合成氨对于保证全国粮食生产具有重要作用,其工业生产需要高温高压。当时,我校化学实验室还不具备相应条件。但是,周老师认为自己既然答应了学生,就一定要帮他们完成这个实验。氮循环示意图一开始,周老师和学生们自制了各种催化剂来做合成氨,不过成品量很少。后来,周老师带上五六个感兴趣的学生参观了杭州龙山化工厂。参观中,学生终于知道了化工厂的绝大部分设备都是加温加压的,而且发现合成氨的设备其实并不起眼。杭州龙山化工有限公司(原杭州龙山化工总厂)关于制作合成氨的“教学”,还没结束。后来周老师又请来研究催化剂的专家,特意给学生们开了讲座,向他们介绍国内外关于合成氨的催化剂知识。图:周兰娟老师讲述任教往事当时,讲座结束后,周老师说自己只能帮同学们到这儿,如果有兴趣的话,同学们可以自己努力往这个方向发展,继续做研究。现在,周老师回想,过去自己开展课外活动,其实是引导学生培养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和钻研精神,鼓励他们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成长为未来的领军人才,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周老师为何如此注重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她说,学生毕业后不一定去做化学家,但有了这样的精神,对待其他事情也能保持求知、进取的态度。乐于钻研的学生,必然少不了较真的老师。当时,我校化学教研组是有了名的“爱吵架”。这个“吵架”,其实是讨论化学问题,大家摊开来讲,把问题解决了,搞懂了就好。“吵”是对知识的较真,实际上大家都在没有保留地互相帮助、互相支持。所以,我校化学教研组的氛围非常好她是环境教育的先行者年暑假,周兰娟老师兴致勃勃地带领高二科技兴趣小组学生到杭州二十多个泉水点,采取水样,然后进行pH值及硬度的检测。周老师撰写的在国外杂志上发表的环境教育英文论文为什么虎跑泉的泉水泡茶特别好喝,但相距不远的水乐洞的水却不好?为什么啤酒厂要在宝石山下选址建厂?为什么龙井村的池塘水一半清澈、一半混浊?虎跑泉的泉水通过二氧化硅,所以清澈;水乐洞是石灰岩,所以水中含有碳酸氢钙;宝石山是火成岩,经过火成岩的水通常水质好;龙井村的池塘有“青龙”“黄龙”两条地下河,由于地质原因一清一浊……这些关于水质的问题都被周老师的学生们通过实验找到了答案。此后,学生把化学和地理的有关知识灵活地综合起来,写出了小论文《杭州泉水硬度与地质关系》。年,在第二届青少年科技论文评比中,学生郑以兵、汤小梅等十九人凭借这篇论文获得杭州市一等奖、浙江省二等奖。年,在第三届青少年科技小论文评比中,学生陈忻峰、聂亮、叶关刚等七人以《杭州水源溶解氧调查》获得市一等奖、省三等奖。图:《绿色长城从这里垒起——杭州学军中学环境教育纪实》在《人民教育》发表,文中提到周兰娟老师是播下环境教育种子的园丁周老师精心指导学生开展环境教育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水环境更加热爱家乡。这样,也在生动有趣的实践中慢慢培养了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年,在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重点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结题会上,学军中学开设环境教育校本课程一事,也让广大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实施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和实施的必要性。学军中学化学:三十年再创辉煌年,周老师指导的学生杨蓟浙同学参加全国第一届化学竞赛。杨蓟浙获得浙江省第三名。年,她指导的学生郑以兵、鲁蒙同学参加第二届全国化学夏令营,分别获得浙江赛区第一名、第二名。年,她指导的学生宋越扬、钱晖参加浙江省化学竞赛,获得一等奖和并列第二名。浙江省化学会负责人唐寅轩教授选择宋越扬参加全国化学竞赛。年,宋越扬获得全国化学奥林匹克选拔赛一等奖,并代表国家队赴德国哈雷参加第21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国际铜牌。年,姚琪、黄山老师指导的学生何流同学代表国家队赴法国巴黎参加第51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国际金牌和世界冠军。图:宋越扬获得国际铜牌↑中国队合影(左二:何流)中间:何流→图:何流获得世界冠军图:周老师和国际化学奥赛铜牌选手宋越扬图:周兰娟老师和何流同学合影三十年前,周兰娟老师指导宋越扬同学获得我校历史上第一枚国际铜牌。三十年后,姚琪、黄山老师指导何流同学获得我校历史上第一枚国际化学奥赛金牌和第一个国际化学奥赛世界冠军。春风化雨,桃李芬芳。以周兰娟老师为代表的老教师们,“一片深情寄学子,三尺讲台付韶华”,以自己的高尚品德和丰厚学识培养了一届又一届优秀学子,为祖国各行业发展输送了一批又一批杰出人才。化学组老中青三代教师齐聚化学组三代教师(左起:黄山、朱六明、周兰娟、姚琪老师)周兰娟老师的从教经历,让我们明白了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更加激励了我校中青年教师们探索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我校化学教研组组长朱六明老师,国际化学竞赛教练姚琪、黄山老师,跟随我们参加了对周兰娟老师的此次采访。周老师畅谈我校化学教研组往事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一颗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来源:杭州学军中学组稿、摄影:肖驿懿编辑:周仁爱照片:周兰娟老师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576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