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生易混淆元素和离子,其原因是

白癜风诚信医院 https://m-mip.39.net/fitness/mipso_7805810.html

《化学》是一门重在研究物质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学科,对于初学者而言如何正确区分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呢?尤其是物质的微观构成特别难以理解,这确实让很多学生头疼,他们无法正确区分元素和离子,以及如何标出元素的化合价和离子的电荷数。每年的化学中考试题中都会出现要求标出化学式中某元素的化合价的题目和写离子符号的题目。根据对以往全国各省化学中考试题中关于元素化合价和离子符号考点分析,学生失分较为严重,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理解元素的化合价、离子的电荷数以及如何书写等知识。

一、理解元素和元素的化合价的关键在于把握其中的概念

1、熟练掌握原子的概念和原子的结构是重点。

根据化学微观理论知识,可知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粒子主要有分子、原子和离子三种粒子。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及其微小的粒子,例如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3×10-26kg,一个氧原子的质量大约为2.×10-26kg。虽然原子很小,但是原子不是一个实心球体,而是由更微小的粒子构成。

原子的组成:原子是一个球体结构,中心是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荷,核外电子带负电荷;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

图1-2原子构成示意图

1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1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中子不带电

原子核所带的电荷就是核内质子带的电荷,即原子核带的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数。因为原子是呈中性的,也就是说原子里质子和核外电子所带的电荷电性相反,电量相等,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进一步理解元素的概念是基础。

元素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统称。元素是一个宏观概念,是原子的总称。比如所有的氧原子总称为氧元素;氢元素是所有氢原子的总称等,而不是某一个或几个原子的总称。有的元素有几种原子,比如碳元素就有3种碳原子:C12就是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C13就是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C4就是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的碳原子;即碳元素有三种同位素,统称为碳元素;故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而不是指某一个原子。比如:核电荷数为1的所有氢原子总称为氢元素;核电荷数为6的所有的碳原子总称为碳元素。元素的种类的判断标准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

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相同,同种元素

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不同,不同种元素

3、如何理解元素、原子的联系与区别是关键

元素和原子首先在概念描述方面不同,元素是指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1)元素是宏观概念,只有讲种类,不讲个数。

元素是一种宏观概念,表示的是一类原子的总称。在描述元素时,只能用某种字样来描述元素;而不能说几个元素。比如水这种物质中有两种元素,即氧元素和氢元素。如果说水中有两个元素,那就不对了。

(2)元素,只有讲组成,不讲构成。

描述物质的组成时,只能用元素,也就是说元素讲组成物质,不能用元素构成物质来描述。在化学中,宏观用组成、微观用构成。我们可以说水(H2O)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不能说水(H2O)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构成。葡萄糖的化学式是C6H12O6,我们可以说葡萄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3)原子是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原子是一个微观概念,在描述原子的时候,可以用种类和个数两种词语表示。比如葡萄糖的化学式是C6H12O6,可以说葡萄糖分子中有C、H、O三种原子,一个葡萄糖分子中有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二氧化碳(CO2)分子是由C和O两种原子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3)原子只有讲构成,不讲组成。

在描述原子与物质的关系时,可以用构成,但是不能够说组成。可以这样描述:某物质由某种原子直接构成;某分子由某原子构成。比如某有机物的化学式是C9H18N2S,可以说该物质分子中有C、H、N、S四种原子,一个这种物质的分子中是由9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五氧化二氮(N2O5)分子中是由N和O两种原子构成,一个五氧化二氮分子是由2个氮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二、如何学好离子,重点在于理解离子与原子的联系和区别

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其中一种粒子,碱和盐类化合物大部分是由离子构成,比如我们经常食用的食盐(氯化钠)就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直接构成。

1、如何正确把握离子的概念

离子与分子、原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离子也特别小,是我们肉眼无法看见的微小粒子。虽然离子很小,也是有大小和质量的,也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那么离子到底是什么呢?

离子:是原子或原子团得失电子后形成的粒子。比如溴原子的核外有35个电子,最外层上有7个电子;在发生化学反应的时候,溴原子就容易从别的原子那里得到一个电子变成了溴离子。还有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就是原子得失电子变成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的。

图1-3离子的形成过程

上图是氯化钠的形成过程,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

2、熟悉离子的种类

常见的离子有两种:阳离子和阴离子,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中都存在阳、阴两种离子,而且它们所带的正负电荷数量相等,从而物质显电中性。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例如

图1-4常见的阳离子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例如

图1-5常见的阴离子

3、掌握离子与原子的联系和区别

离子的形成是与原子有着密切的关系,原子或原子团在得失电子后形成相应的离子。这是什么意思呢?例如一个钾原子在化学反应过程失去一个电子,则形成钾离子;而不会变成其它的离子,也就是说原子形成离子仅仅是最外层电子数目发生了改变,原子核的结构和粒子均未发生改变,所以原子与离子有着很多内在的联系和区别。

原子: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对于原子而言,因为其呈电中性,所以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是相等的。

阳离子: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图1-6阳离子的形成过程

阳离子的形成过程是失去了最外层上的电子,其原子核没有发生改变,即原子核内的质子和中子都不变,仅仅是该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失去了,所以变化后的原子内质子数和电子数就不相等,电子数减少了,则导致其呈电正性,所以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图1-7阴离子的形成过程

阴离子的形成过程是得到了电子,导致最外层上的电子增加,其原子核没有发生改变,即原子核内的质子和中子都不变,仅仅是该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多了,所以变化后的原子里质子数和电子数就不相等,电子数变多了,则导致其呈电负性,所以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

三、如何正确标出元素的化合价和离子的电荷数

1、元素的化合价的正确写法

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在形成化合物的时候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所以只有化合物中的元素才有化合价,单质中的元素化合价是0。元素的化合价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元素化合价取决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元素化合价的书写方法一定要掌握,这是中考必考的知识点。

(1)书写:写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如果元素显正价,则在元素符号正上方写+号,再+后面加上相应价态的数字;如果元素显负价,则在元素符号正上方写-号,再-后面加上相应价态的数字。

图1-8元素化合价的正确标法

书写元素化合价时注意事项

①表示化合价的正负号在前面,数字在后面。

②正负化合价为1时,1不能够省略。

③化合价的数值=该原子得失的电子数目

2、离子电荷数的正确写法

(2)书写: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上方,如果离子带正电荷,则在元素符号右上方写+号,再+前面加上相应电荷的数字;如果离子带负电荷,则在元素符号右上方写-+号,再-前面加上相应电荷的数字;

图1-9离子符号的正确书写

注意事项

①表示化合价的数字在前面,正负号在后面。

②离子所带电荷数为1时,1省略不写。

③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的数值=该原子得失的电子数目

最后,我们必须清楚元素是一个宏观方面的概念,表示的是物质的组成,只能江种类和组成,不能够讲个数和构成,离子是微观方面的概念,表示物质的构成。但是一定要记住:某元素的化合价与相应离子的电荷,一般情况下数值是相等的,它们的正负相同,但是书写的位置不同,正负号与数字前后相反。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735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