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方式对稻田氨挥发及氮磷流失风险的影响

来源:《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年07期

作者:杨振宇,罗功文,赵杭,胡旺,王艺哲,张含丰,张玉平*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田污染控制与农业资源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植物营养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土壤肥料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摘要

研究洞庭湖双季稻区不同种植方式下,稻田氨挥发量变化、田面水氮磷浓度动态特征以及不同土壤深度养分含量差异,可为水稻机械化精准施肥,防控面源污染提供理论依据。研究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设置农民习惯+直播(T1)、控释尿素减氮10%+直播(T2)和机插一次性施肥减氮10%(T3)3个处理,原位监测早稻基肥期稻田氨挥发,取样监测施肥后田面水总氮、总磷及不同形态氮磷浓度,收获期计产,并取0~20cm和20~40cm土壤测定其基本理化性状。

结果表明:与T1相比,T3和T2田面水NH4+-N平均浓度分别降低46.04%和27.03%,氨挥发量分别降低18.62%和15.61%;田面水总氮平均浓度分别降低53.55%和22.96%,总磷浓度分别降低30.23%和11.63%;T3和T2均可显著增加稻田0~20cm和20~40cm土壤中有机碳含量,提高全氮、全磷、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水稻产量分别增加6.63%和5.98%。与T1相比,T3和T2两种施肥种植方式均能显著降低稻田氨挥发以及稻田田面水总氮、总磷浓度,能有效增加0~20cm和20~40cm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在3种种植方式中,T3在降低农田氮、磷流失风险、维持土壤肥力、促进水稻增产方面效果更显著。

结论:

(1)早稻基肥期氨挥发主要集中在施肥后的前9d,其挥发量占监测期总挥发量的92%以上;一次性施肥种植方式相比于农民习惯施肥+直播模式可显著降低稻田氨挥发量,且机插同步一次性深施肥减氮10%模式效果更佳。

(2)水稻施肥后的第1个星期稻田田面水氮磷浓度相对较高,即为氮磷径流流失的高风险阶段。机插同步一次性深施肥减氮10%模式在降低稻田田面水氮磷流失风险上优于控释尿素减氮10%+直播模式。

(3)与农民习惯施肥+直播模式相比,机插同步一次性深施肥减氮10%和控释尿素减氮10%+直播两种耕作施肥模式有利于降低氮磷养分流失风险,且两种模式分别增产6.63%和5.98%。

责任编辑:郑庆祥

校对

审核:潘淑君王农

戳“阅读原文”一起来充电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25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