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大田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极为广泛。在小麦种植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病害的侵袭,其中根部病害尤为需要重视,那么小麦根部病害应该怎么防治呢?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小麦根部病害的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
小麦根部有哪些病害
1、小麦全蚀病
全蚀病小麦全蚀病造成枯白穗(第1个白穗),又称立枯病、黑脚病。小麦抽穗后,田间提早出现一片片死亡的麦株,应怀疑是全蚀病。小麦灌浆期?乳熟期是全蚀病症状明显时期。小麦全蚀病症状有三黑??黑根、黑脚、黑膏药。该病在小麦全生育期均可发病。
2、小麦纹枯病
纹枯病小麦纹枯病造成白穗(第2个白穗)。发生了纹枯病的小麦基部1~2节在拔节后显出中间灰白色,边缘褐色的云纹状斑。病斑向内侵入茎秆,引起枯白穗,病斑还向上蔓延到旗叶。小麦生长后期下部叶鞘表面生出白色菌核,后变深为褐色、黑褐色。小麦全生育期均可受害,出现烂芽、病苗枯死、花秆烂茎、枯株白穗等症状。
3、小麦根腐病
根腐病小麦根腐病形成白穗(第3个白穗)。主要是生长后期发病,病株易拔起,但不见根系腐烂,引起倒伏和形成“白穗”。感病种子胚局部或全部变褐色形成“黑胚粒”。种子表面也产生梭形或不规则形褐斑。各地均有发生。
小麦根部病害发病特征
1、小麦全蚀病
苗期:幼苗发病后,植株矮化,下部黄叶多,分蘖少,类似于干旱缺肥状,初生根(种子根)和根茎(地中茎)变成黑褐色,严重时可造成全株连片死亡。
返青期:植株矮化,基部叶片变黄,初生根和次生根大部分变黑,病菌侵染至茎基部。
抽穗后:根部变为深黑色,茎基部1~2节形成“黑脚”,地上部形成枯白穗,在田间形成不规则的点片或条状枯死带。
2、小麦纹枯病
一般播种过早、播种量过大,田间群体过大的地块,以及施氮肥偏多、田间湿度偏大和遭受“冻害”的麦田,发病比较严重。相邻地块或上一年发病的地块,如果4~5月份雨湿条件适宜病害也有可能发生。
3、小麦根腐病
一般过早或过晚播种、田间管理粗放、田间杂草多、地下害虫危害,旱茬、瘠薄田,或遭受不良环境影响,均会不同程度地诱发该病。麦苗受冻易诱发病;抽穗后遇高温多雨或多雾天气导致叶片早枯;开花期以后遇持续高温多湿天气穗腐重,种子感病率高。
小麦根部病害防治方法
1、小麦全蚀病
轮作倒茬:与棉花、蔬菜等经济作物轮作,也可改种大豆、马铃薯等,可明显降低发病;筛选种植耐病品种;增施腐熟有机肥。
种子处理:使用吡虫啉/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剂/甲霜·种菌唑等进行对小麦种子的处理,具体用量可以参考当地用药水平
2、小麦纹枯病
(1)选用抗病、耐病品种;适期播种,避免早播,适当降低播种量;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配合施用氮、磷、钾肥。不要偏施氮肥,增强抗病力。
(2)种子处理。使用吡虫啉/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剂/甲霜·种菌唑等进行对小麦种子的处理,具体用量可以参考当地用药水平
3、小麦根腐病
(1)选育抗病品种。
(2)加强栽培防病措施。控制苗期病害的关键是适时播种,施足基肥,及时追肥,覆土不宜过深,麦田不连作
(3)使用吡虫啉/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剂/甲霜·种菌唑等进行对小麦种子的处理,具体用量可以参考当地用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