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30年,我国农业在利用占世界9%耕地成功解决了占世界总人口20%的13亿国人的吃饭问题,到年实现粮食产量“十连增”辉煌的同时,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双重·压力
这30年间,化肥、农药用量递升,牲畜粪便、秸秆等废弃物剧增,已造成农村和农田的广泛面源污染和土壤肥力下降等严重问题。根据年全国污染普查结果,农业排放的化学需氧量(COD)占全国排放总量的43.7%(万吨);农田排放的氮、磷分别占总量的57.2%和67.4%(万吨和28万吨)。
因此,我国农业面临着“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少吃草”的双重压力——既要保持高产,又要减少面源污染。
空气质量恶化,与过量使用氮肥直接相关
从农业微生物学角度看,土壤退化是一个严肃的学术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
土壤退化是因各种自然、特别是人为因素影响所导致的土壤质量下降,甚至完全丧失其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征的过程。由于耕地过度农垦,用养失调;草场超载过牧,滥垦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目前我国土壤沙化退化现象十分严重。
最近几年,我国北方城市空气质量严重恶化,与过量使用氮肥有直接相关。
农业生产中,氮素养分是继水之后最大的制约因素。每生产一吨谷物等粮食,需要消耗土壤中20到40公斤氮素。要保持粮食高产,必须向土壤中补充氮素及其他营养元素。
从至年的近30年间,我国粮食产量增长了63%;同期氮肥用量则增长了近2倍。目前我国化肥用量占全球总量的35%。
过量使用化肥
一是增加了温室气体排放:至年间,我国与化肥生产及使用有关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了3.45倍,平均每年增加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二是过量施用到田间的氮肥效率愈来愈低:年,1公斤化肥可生产公斤粮食;而到年,只生产9公斤粮食。作物吸收不了的过量化肥会随水淋失,进入地下水或江湖,引起水质恶化(富营养化),“近年来太湖的藻华和青岛的浒苔爆发都是这种富营养化的结果”;
三是增加了植物体内的游离硝酸盐:进入食物中的硝酸盐在一定条件下会被转化为亚硝酸,危及食品安全;
四是引起土壤酸化:我国土壤的pH值(酸碱度)在过去20年间下降了0.5个单位,过量施用氮肥为其主因。
土壤酸化会直接影响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生长,加重植物真菌病害,加速土壤中重金属的溶解释放。
对化肥的过度依赖,会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结构被破坏,并最终引起土壤板结,肥力下降。“这一状况日趋严峻,已到刻不容缓的境地”。
修复退化土壤,微生物有机肥是唯一可选良方
退化土壤的修复,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绕不过去的一道“坎”;而合理可行的技术方案,非有机肥莫属。
施有机肥、平衡施化肥或有机无机配施,均能有效调节土壤pH值,增加土壤有机碳与全氮含量,从而实现作物的高产与稳产。
作为土壤生物肥力的核心,土壤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可增加土壤中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供应,“将土壤中一些不能被作物直接利用的物质转换成可利用的状态”,最终提高土壤生产力。
一个高肥力的土壤必须具有良好的团粒结构,为作物调控适宜的水、肥、气、热,为作物转化、保存并持续提供所需营养元素。
“这主要依靠土壤中生活的、每克土中数以亿计的微生物的作用,而微生物生活主要靠有机质维持”。
微生物跟动植物的关系: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微生物是分解者。地球表面有限的营养元素就靠微生物这个分解者才能循环使用,而这个分解作用主要在土壤和水体中进行。
“所以最合理的做法是尽可能将动、植物废弃物投入土壤,促进微生物大量繁殖”。微生物将有机质分解,释放出营养元素,供植物生长利用;同时也合成它们自身的细胞,将营养元素在细胞中保存而不至流失。
微生物死后,营养元素又可被矿化给植物利用。它们不断地生生死死,担负起为植物转化营养、保存营养和长时间提供营养的作用。“这也是我国农民几千年实践积累的经验”。
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