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瓜果蔬菜的农户都知道到了盛果期也就是到了吸水需肥的高峰期,但知道归知道,就是不增产!
那如何才能做到科学的管理水肥,让瓜果蔬菜增加产量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瓜果类蔬菜要增产其实也不难,但为什么有的农户产量上不去呢?这个问题难倒了很多人。
在我们在农户的交流中了解到了一些信息,他们普遍的认为往地里施一些磷肥、还有一些尿素就是催果肥,在访问中还有五分之三的人认为施肥量越多产量就越高。
这!就是产量提不上去的关键!因为他们对于作物的需肥特点不是很清楚,尤其是认为施肥越多越好的观点不正确,往往造成某一类营养过多导致其它营养不足的现象。
开花结果期使用肥的主要是氮、磷、钾三类,前几年部分农户要么使用磷肥、要么使用钾肥,只是认为它缺这个就要补这个,这样的想法是对的,但是做法有所欠缺。
因此,我们建议盛果期施肥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并重视钾肥的施用。
以下三种让大家详细了解,避免走弯路!
1
氮肥过多时,常会发现叶片面积增大,叶色深绿。严重过量时,会发现植株叶片又厚又硬、叶片扭曲,果实减少或瓜条扭曲等盐害症状。
2
磷肥过多时,会出现缺锌、缺铁、缺镁等失绿症状,因为磷肥溶解后会与土壤中的这些元素结合,降低它们的有效性。
3
缺钾时,下部的老叶片从边缘起出现烧焦状,果实易开裂,含糖量降低,并且口感直线下降,严重时还会引起植株早衰等。
在种植过程中,不能单一多用某种营养,这样不仅会浪费宝贵的资源,而且会造成农作物对其他营养的吸收量下降,对农作物的生长有阻碍作用。
以常见作物为例西红柿在进入盛果期后,需要有足够的养分供应,同时又不能让养分过量而影响转色。所以,在西红柿盛果期需要控制氨肥的过多投入,可以选择低氮、低磷、高钾的水溶肥。黄瓜在坐果之后,每过7-10天就要追施磷钾肥,大约需要施肥2次,提高黄瓜果实的坐果率,防止因为营养不足产生落果。因为瓜果类的蔬菜连续坐果能力较强,所以在结果期就需要合理的科学施肥,这样不仅能避免肥害,还能提高产量。
注意:如果一直以高钾低氮的养分为主,时间一长肯定会造成茎蔓的营养不良,进而影响之后的产量,所以瓜果类蔬菜追肥要以高钾和平衡型两种水溶肥轮换使用,比如每使用两次高钾水溶肥,中间要穿插一次平衡型。
有机水溶肥料-高钾型
优势一:
促进新陈代谢,增加糖分及干物质的积累;有效预防落花,落果,裂果和畸形果的发生,提高坐果率,促进果实发育膨大,着色均匀,口感纯正,显著提高品质和产量,延长采收及盛果期。
优势二:
抗逆性强,延缓衰老,增强抗病,抗旱,抗寒,耐涝,抗盐碱,抗重茬。
优势三:富含高活性有机物质,作物不经转化可直接吸收,全面快速补充营养,预防病害发生。
优势四:
蛋白质施入土壤后,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以蛋白质为载体迅速繁殖,可明显提高有益菌活性,使土壤结构得到优化,保肥保水能力显著提高。
有机水溶肥料-平衡型
优势一:
促进根系生长,扩大叶面,促进发芽,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优势二:
抗逆性强,延缓衰老,增强抗病,抗旱,抗寒,耐涝,抗盐碱,抗重茬。
优势三:
促进果实发育,膨果均匀,品质优。
优势四:
营养成分全面均衡,可确保作物各阶段生长用肥。
优势五:
富含高活性有机物质,作物不经转化可直接吸收,全面快速补充营养,预防病害发生。
优势六:
蛋白质施入土壤后,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以蛋白质为载体迅速繁殖,可明显提高有益菌活性,使土壤结构得到优化,保肥保水能力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