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里面我觉得涉及到两个问题,其一,生活中咱们如何利用微观粒子,移动微观粒子,这是技术,不是科学;其二,科学上是怎么处理的。一、生活中如何处理微观粒子1、原子、分子这样的小东西,其实我们无时无刻都在接触之中。我们的身体就是一个巨大的化工厂,我们把食物分解成可以吸收的糖、氨基酸等分子,然后被身体吸收。或者释放身体储存的糖分,让它们氧化释放能量,提供对生命活动的支持。这些都是在原子分子级别的化学反应。2、在生产实践中,大量的食品加工和化工生产,其实都是原子分子一级的操作。比如酿酒,就是把糖分解成酒精分子,这是生物化学方法;制造氧气,是利用压力液化空气后,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来分离,这是物理方法。3、现代半导体工业更是离不开对原子级别的操作,最早的PN结,就是二极管加工技术,就是利用渗透原理注入离子实现的。现在的集成电路技术,咱们就说华为的麒麟芯片吧。7纳米的工艺,这个是什么级别呢?二氧化碳分子长度是0.1个纳米多点,这个工艺意味着操作精度为不到70个二氧化碳分子的长度。4、以上说的原子操作,大家可能还觉得不够劲,你这操作的级别也还是不够,没到个位数啊。现在就说一个个位数的操作,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单原子操纵术,这种技术就能实现一个原子级别的移动。二、科学并不能移动或者利用原子科学和技术是两个概念。科学是指人们理解自然界各种性质、描述自然界物理化学过程的方法。而实现这些方法的叫做技术,但是技术并不是所谓科学的应用。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科学决定技术能解决问题的上限,技术决定科学最终的表达方式(实现方式)。我们今天非常重视科学,这是好事,但是我们对技术的忽视必将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我举个例子,为什么LIGO探测器没有在中国最先造出来?其实,这并不是我们在科学研究上的落后,相反这方面,我们不缺少科学家,但是我们缺少顶尖的技术人才。LIGO的实现,是一系列尖端技术的堆积,是人类奇思妙想的汇聚。总结应该说,随着我们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人类对于微观层面的操作手段越来越多了。第二段回答可能有些跑题,但是这是我一定要说的,所以坚持写了出来。还望各位小伙伴能理解我的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