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
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故选D。
2.
B
A、氮气可以灭火、做保护气等,不能供给呼吸;故选项错误;B、氧气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等,故选项正确;C、二氧化碳可以灭火、做化工原料等,不能供给呼吸;故选项错误;D、稀有气体不能供给呼吸;选项错误。故选B。
3.
B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成份是氮气,故选:B。
4.
B
A、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氧气用途有: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故选项错误;B、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故选项正确;C、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含量较少,故选项错误;D、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含量较少,故选项错误;故选B。
5.
C
A.氧气占空气体积的21%,但是氧气化学性质活泼,不能做保护气,选项错误;
B.氢气不是空气的成分,选项错误;
C.氮气占空气体积的78%,且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做保护气,选项正确;
D.二氧化碳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可做保护气,但只占空气体积的0.03%,选项错误。
故选C。
6.
C
A.虽然稀有气体在空气中占比率很小,但稀有气体的用途却不少,选项错误;
B.田里的稻草焚烧处理会产生烟尘,导致空气中的PM2.5增加,选项错误;
C.饼干放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选项正确;
D.氧气只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所以氧气不能燃料,选项错误,故选C。
7.
B
A、氧气能供呼吸,所以富氧空气可用于潜水、医疗急救,说法正确;
B、氧气支持燃烧,但不能燃烧,所以不能做燃料,说法错误;
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充入食品包装袋内防腐,说法正确;
D、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有颜色的光,可以制成电光源,说法正确。
故选:B。
8.
C
A、实验后最终观察到进入瓶中的水约占瓶中原空气体积的1/5,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选项正确;
B、该实验的原理就是通过化学的方法除去氧气,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差就是原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所以与氧气发生反应的红磷的量要足才能完全除去氧气,选项正确;
C、实验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火焰熄灭后,待装置冷却至室温时再打开弹簧夹,选项错误;
D、测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为避免装置外的空气进入装置内对实验产生干扰,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选项正确,故选C。
9.
C
A、根据图像分析,a点压强最大,温度最高,所以a点时反应刚好停止,不符合题意;
B、若红磷少量,不能完全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对实验结果会造成影响,不符合题意;
C、因为a点时,反应停止,所以b、c、d点时集气瓶中所含物质相同,符合题意;
D、集气瓶中气压瞬间变大是因为氧气和红磷反应放热,不符合题意。故选C。
10.
红磷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4P+5O22P2O5先增大,后减小ACDABC能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气体被吸收
(1)点燃燃烧匙内足量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瓶塞。整个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红磷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
(2)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压强的变化为磷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燃烧结束后,装置逐渐冷却至室温,瓶内压强变小,恢复至大气压,即集气瓶内压强先增大,后减小;
(3)A、红磷点燃后,燃烧匙缓慢伸入集气瓶,使瓶内气体受热膨胀逸出,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选项正确;
B、装置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立即读数,由于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倒流的水的体积偏少,导致测量结果偏小,选项错误;
C、冷却过程中有空气进入集气瓶,使瓶内气体减少的量偏少,进入水的体积偏少,导致测量偏小,选项正确;
D、该实验结束后剩余气体约占瓶的容积的五分之四,可以说明空气是混合物,选项正确。
故选ACD;
(4)下列物质中,不能用于代替红磷进行该实验的有ABC;木条燃烧生成气体,瓶内气体不减少,水不倒流,不能使用木炭;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能快速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不能使用铁丝;镁条能与空气中多种物质反应,减少的是多种气体,不能用镁条;
(5)用硫粉代替红磷进行实验。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将足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挤入瓶中,并充分振荡。之后打开弹簧夹,实验获得成功。此实验能用硫粉代替红磷的原因是硫在点燃条件下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SO2和NaOH在常温下反应生成H2O和易溶于水的Na2SO3,使生成的气体被吸收,能保证减少的只是氧气。
11.
②③④⑤B改进后的装置无需打开瓶塞点燃红磷,避免瓶内空气外逸而造成实验误差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量筒中的水进入瓶中20.8%N2增大
(1)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