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水处理网讯:AAO工艺,这次异常比较高端,现场几乎没有异常,进水就一个COD(设计进水标准),镜检小虫子也还算活跃,但氨氮就是一个劲升高,还好出水没超。
一、超标概况
自10月17日晚上21点起,高位井氨氮有升高趋势,取样分析后发现一期出水氨氮正常、扩建好氧南北池出水氨氮先后升高,至10月19日中午好氧出水氨氮达到最高值:南池13.2mg/L,北池氨氮10.6mg/L,之后有下降趋势。扩建整个异常期间,生物池未见明显死泥、污泥沉降性良好、SV上清液絮状污泥略微增加、好氧池气味轻微异常、好氧池角落少量灰黑色堆积气泡。
二、原因分析
1、10月16日22点~17日2点,一期扩建缺氧池ORP值均有明显下降,此后一期缺氧出水硝氮、好氧出水硝氮先后升高,由于扩建停留时间长,分析扩建在下午17点前后好氧出水氨氮升高。因此分析认为该时间段一期存在一股异常进水,由于当时至扩建配水量大,对扩建生物池产生了影响,使扩建硝化菌受到冲击。
2、10月17日19点前后,扩建进水COD超标,由于该指标仅略微超出设计标准、水样杂质不多、持续时间约一小时,且此时扩建进水流量不高,在m/h左右,因此未作额外调整。此时扩建外回流比45%、内回流比%、污泥浓度平均mg/L、溶解氧1.0~2.0mg/L。尽管这股水指标不高,但存在生物毒性,导致硝化菌进一步被抑制。由于生物池未见死泥,仅SV上清液出现少许悬浮松散污泥。但取一期扩建缺氧出水进行曝气小试:一期缺氧出水7.5mg/L的氨氮能在2小时内下降至0.1mg/L(正常菌种,起对比作用),扩建缺氧出水8.0mg/L的氨氮需要近8小时才下降至2mg/L,认为扩建硝化菌功能还在,但活性不足。
3、两天未排泥但扩建好氧出水总磷却继续下降,此前排泥量过高可能导致生物池存在污泥不足的情况。
三、处理措施
1、17日晚上发现南池出水氨氮升高后,降低扩建进水流量到左右,同时降低内回流比至~%,溶解氧加大至2.0~2.5mg/L。推测此时氨氮升高是由一期配水水质异常所引起。18日早上3点,扩建南池好氧出水氨氮略微下降,因此维持当前工艺参数;
2、18日早上7点,扩建南北池好氧出水氨氮再次升高,且持续到19日12点前后,推测此次氨氮升高是一期配水和扩建进水异常两者同时引起。此时逐步降低水量至1m/h、内回流比~%、外回流比60~65%、溶解氧2.5~3.0mg/L、并增加采样测量频次(每3小时取样测量扩建南北池出水氨氮),18日向南北好氧池接种一期污泥合计m,19日向北好氧池接种一期污泥合计m。19日中午起扩建好氧出水氨氮开始缓慢下降,至20日下降幅度开始加快。
四、结论
1、问题
①一期扩建缺氧池ORP值下降持续4小时,期间未能及时加大内回流比,扩建抗冲击性不足,故受到冲击;
②17日晚上扩建进水超标幅度不大,但仍应该适当加大内外回流比,强化扩建生物池抗冲击力;
③18、19日扩建两天未排泥,且接种污泥合计0m,但好氧出水总磷反而较之前更低,说明之前为了降低污泥浓度而大量排泥,可能导致了生物池菌种不足,可能也是此次氨氮升高的间接原因。
2、经验
①氨氮升高时,需降低水量、降低内回流比、加大曝气,延长好氧池硝化菌反应时间;
②同样受到进水冲击,一期并未出现氨氮升高的现象,且北池接种一期污泥后出水氨氮浓度明显低于南池,说明一期硝化菌具有优良的抗冲击能力;
③扩建应维持一定量的污泥,才能保证有良好的去除率以及抗冲击力。
3、总结
①中控当班人员需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