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是农村菜园非常常见的一种家常菜蔬,也是农民非常喜欢种植的一种菜粮互通型的农作物;因其适应性较强,对土壤土质要求不高,易于培植,产量较大,经济价值相对较高;因此,土豆是一种种植面积非常广泛的经济型农作物,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大量培植;农民种植土豆,除了获取果实达到自食自足的种植目的之外,获取较高的经济收益,也是种植土豆目的的一部分,也是大部分土豆种植者的种植初衷。
但是,由于一部分种植者,受到种植技术与经验的限制,或者受到种植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及种植者的管理投入不足;并不是所有种植者都能获取个大浑圆匀称,薯皮光滑鲜亮,品相高产量丰,优质又高产的土豆;也不是所有的种植者都能获取土豆种植的全面成功;土豆虽然是一种易于培植的植物,但它也是一种需要一定培植技术与管理经验的植物;种植者的培育技术一旦缺失,或者管理程度不够,土豆在生长过程中,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土豆在生育期内“假熟”,就是很多种植户在土豆实际种植过程中,遇到的比较头疼的问题。
因为土豆只要发生“假熟”现象,则预示着土豆已经失去继续提质增产的潜力,土豆产量与收成基本定型;而土豆“假熟”,是一种生理发育不全、成熟度不高、结薯数量不多、单薯形状不大,个薯重量不足、薯肉质量不高的降质减产行为;土豆“假熟”,往往会降低土豆商品价值,会降低种植收益;所以,种植户遇到土豆“假熟”现象时,会感到比较痛心和惋惜;在痛心和惋惜的同时,一部分种植户也感到比较困惑;为何土豆长着长着就发生了“假熟”现象呢?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土豆“假熟”现象?有什么好办法可预防和避免土豆发生“假熟”现象?相信这些问题,是所有遇到土豆“假熟”现象种植户,比较关心和需要解惑的问题;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些事。
什么是假熟?
在咱们进入话题之前,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土豆的“假熟”现象,因为一部分种植户对“假熟”这个种植术语比较陌生;假熟,顾名思义,即假成熟;它是指植物品种要求的所有生育内容尚未完成,距离结束正常的生育周期还有一段时间;或者植物的理论成熟期还未到,植物就表现出外在的成熟表征,实际果实内质达不到正常成熟标准;而土豆“假熟”,是指土豆还未到成熟期或采收期,薯秧就发生落叶、枯黄、枯萎等近似于正常成熟的生理现象,让人看上去感到土豆正在成熟;但实际上土豆尚未进入正常生理成熟阶段,土豆内质距离正常成熟标准尚有较大差距;我们将土豆外在非正常生理成熟表象,称为“假熟”现象。
土豆“假熟”有哪些表现?
土豆假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农业生产现象,一般发生在营养生长后期;植株整体已从生理生长转向生殖生长,薯秧基本结束营养生长,植株的生长液也不再进行高速循环;有“假熟”迹象的薯秧光合作用下降,光合转化能力衰退,茎叶养分逐渐向地茎和根部回流;植株伴随着黄叶、落叶、枯叶现象的发生;并随着“假熟”程度进展,土豆植株逐渐枯亡;不知大家发现没有,土豆“假熟”现象与土豆的早衰特征极其相似,因为土豆早衰的特征就是植株黄化,落叶枯叶和脱肥表现;其实,土豆“假熟”就是一种早衰现象;土豆一旦发生“假熟”或“早衰”现象,最高可减收20%左右,当土豆初见早衰或“假熟”迹象时,应引起种植户足够的重视。
土豆“假熟”与哪些因素有关?
一,品种与种质因素
土豆“假熟”与品种有一定关系,比如具有早熟特质的品种,在生产环境受到抑制的情况下,容易过早进入生殖生长阶段,从而引发地面部分形成“假熟”表象;而种质存在问题的种薯,在生长过程中,也容易发生“假熟”现象;比如采用成熟度不高,或者采用上茬发生“假熟”的种薯种植;或者采用种性退化,基因变异的种子;而且,种薯带菌入田、种薯烂腐变质、薯芽受损、切块较薄,也是引发土豆发生“假熟”现象的重要因素。
二,土壤因素
虽然土豆对土壤土质要求不高,但将它种植在土层深厚肥沃,土壤疏松通透、功能元素均衡齐全的中性壤土地更利于结出优质高产的薯块;黏土地和偏碱性土质均不利于土豆生长发育,也容易引发土豆发生早衰现象;此外,重茬也是引发土豆“假熟”的重要诱因;因为重茬的土壤中,会遗留上茬土豆发生病虫害的菌素与虫卵,这些菌素和虫卵,会将下茬土豆作为滋生和感染载体;土豆滋生和感染病虫害,可导致土豆“假熟”现象的发生。
重茬会致使土壤发生惰性反应,会抑制一部分功能元素游离活性;比如会引发土豆根系吸收障碍和新陈代谢异常,从而形成植株缺素症;重茬会破坏土壤团粒结构,造成土壤盐分升高或酸化,造成土壤板结通透性变差;这些因素也能引发土豆发生“假熟”现象;此外,重茬会致使土豆根系分泌物和代谢物自毒聚集,这些分泌物与代谢毒素会抑制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繁殖,会制约土豆正常生长发育,会致使土豆发生早衰或“假熟”现象。
三,环境因素
土豆的“假熟”现象,与环境因素息息相关;比如温度和光照,都可致使土豆发生“假熟”现象;特别是早春种植的土豆,由于早春时节气候多变,温度忽高忽低,或者存在倒春寒和晚霜现象发生;温度过低会抑制植株体液循环,低温冻害或霜冻会引发植株营养循环障碍;容易致使土豆植株出现老化苗现象,老化苗其实就是土豆植株早衰现象,当然会存在生理“假熟”现象;如果土豆薯块发育期遇到持续高温,高温会加速薯秧生理生长进程,会存在薯秧生理生长与地茎形成膨大速度不同步、不协调、不均衡现象;当土豆地茎还未充分膨大时,薯秧已经失去器官生理功能,这就出现了土豆“假熟”的生理表象。
土豆是一种喜光作物,生产上要求光照时长适度;但生育阶段不同,它对光照的需求量和光照强度适应性各不相同;比如生理生长期,要求有充足的阳光,光照长短适度;地茎形成期,长日照、强光照更利于地茎形成与发育;地茎膨大与干物质储积期,短日照,强光照、适度低温和较大的温差更利于地茎提质增产;如果在地茎膨大与干物质蓄积期,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长不符合土豆此期光照要求,会导致薯秧顶端嫩秧气孔关闭,形成新陈代谢异常和呼吸障碍;甚至会造成薯秧幼嫩器官组织发生日灼现象;因此说,温度和光照也是致使土豆发生“假熟”现象的重要因素。
四,营养因素
毫无疑问,土豆“假熟”与营养因素有很大关系;比如最常见的土豆生育中后期脱肥现象,就可直接导致土豆“假熟”;所谓脱肥,是指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土壤养分达不到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量,或者养分类型不符合植物生长发育要求;脱肥是一种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常见现象,主要表现出植株长势缓慢、生长不良、黄叶落叶、落花落果、果实瘦小、早衰假熟等症状;比如土豆生长过程中汲取不到充足的氮素,就会发生长势差、生长速度慢、叶小色淡、叶黄株瘦、植株矮化、早衰假熟等问题。
而土豆缺乏磷元素,会表现出植株矮化、老化苗增多、叶无光泽、叶生紫斑等现象;但是,土壤磷元素超标也会导致土豆“假熟”现象发生;如果土壤磷元素过量,会过度引导植株向生殖生长转化,会造成营养传输偏向生殖生长;如果土豆植株中磷物质过于丰富,会致使土豆叶片增厚,叶色深绿,最终失绿转向黄化。
土豆是一种喜钾作物,它的生长发育与优质高产离不开丰富的钾元素;特别是地茎形成与膨大期,钾对薯块膨大程度与果实品质影响很大;如果土豆在地茎形成期,汲取不到充足的钾元素,不仅会抑制地茎的形成,还会降低薯块膨大程度;土豆植株缺钾,还会致使叶片产生棕色斑点转斑块,叶片产生褶皱,叶缘向内卷曲,呈火烧叶,最终焦枯;此外,其它诸如钙、硼、锌等微量元素缺乏,形成任意一种缺素症,都会促成土豆发生“假熟”现象;如果土豆在生长过程中,单施某一种肥料,偏施某一种肥料;或者根际触肥、集中施肥、施肥过量形成肥害,也是致使土豆发生“假熟”现象的关联因素。
五,管理因素
其实,土豆发生“假熟”现象,与人为因素也有很大关系;比如种植技术匮乏,管理措施不当,管理不到位,或者疏于管理,都是促发土豆“假熟”的关键因素;例如在土豆管理过程中,因墒差造成土豆田过于干旱;干旱是影响土豆植株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也是造成土豆植株早衰形成“假熟”的关键所在;土豆是一种需水不耐水的植物,生长阶段不同,需水性和耐水性也各不相同。
比如土豆幼苗期生长量不大,需水极小,在水分供给管理上需要适度控水;在现蕾开花期,土豆地茎正在形成与发育,此期生长量较大,需要大量供水帮助地茎形成与膨大;而地茎膨大后期,需要停止供水帮助营养物质向薯块回流,利于薯块提质增产;如果在控水或停水的时期给土豆大量浇水,会增加薯田湿度,会增加薯秧病虫害发生率;还会造成薯秧徒长,薯田郁闭、新陈代谢异常而发生早衰“假熟”现象。
此外,如果土豆发生病虫害得不到及时干预,比如疮痂病,疫病、病毒病、地下虫害等,也会导致土豆“假熟”现象的出现;如果在治理病虫害过程中,或者在控旺、除草过程中使用浓度过高的药剂,或者使用不当的药剂,会导致薯秧出现药害;药害是土豆发生早衰“假熟”现象的重要因诱因,比如过量使用萘乙酸、吲哚乙酸会致使薯秧发生隐形早衰,种植户一般很难发现,所以就形成了土豆长着长着,不知何因发生了“假熟”现象。
如果薯田杂草丛生而得不到及时抑制时,杂草不仅会争食土豆根系周围养分,还会挤占和压制土豆长势,并增加薯田病虫害发生率;这些因素都能促成土豆“假熟”现象发生;如果土豆在生长过程中,曾经受到过根系损伤和茎倒伏,比如中耕锄断土豆较多的根系,比如培土压倒了薯秧茎基,这些因素都会造成土豆“假熟”现象发生;此外污染,也能引发土豆形成不同程度的“假熟”现象;比如土豆种植地周围有气体污染,比如在曾经污染的土地上种植土豆,使用污染的水源浇灌土豆,比如土豆种植地有持续扬尘覆盖;这些都是土豆“假熟”现象发生的诱因。
如何预防和避免土豆假熟?
从土豆“假熟”的形成原因来看,某一种因素可致使土豆发生“假熟”,不仅如此,集约因素也可致使土豆“假熟”现象发生;由此可见,土豆的“假熟”现象的形成原因呈复杂性;而且,土豆“假熟”现象一旦发生,在理论上基本不可逆转;所以,土豆“假熟”的预防重于治理;这一点,需要引起所有种植者的充分重视;只有在各种环境下,寻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做法,才能预防和避免土豆“假熟”现象的发生;根据实践,我们对土豆“假熟”现象,作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优选品种与优选种薯;俗话说:“好种出好苗,好苗结好桃”;种土豆也一样,选择抗性高、种质高、丰产潜力高的优质品种,是获取优质高产薯块的基础,也是预防和避免土豆发生“假熟”现象的先决条件;在挑选种薯时,避免采用变质、腐烂、残损、携菌、成熟度不高、或劣质、不适应当地土壤条件和气候环境的种子;在种薯处理过程中,建议给种薯作浸种催芽处理,建议培育短壮芽直播,建议适期播种,建议起垄覆膜种植。
二是避免重茬种植;土豆是一种忌迎茬和忌重茬的植物,建议将之种植在土壤疏松肥沃,土层深厚通透、有机质丰富、排灌便利的壤土地或沙壤土中;建议土豆种植在偏酸或中性土质中;建议与谷禾类作物进行2至3年的轮作,避免与茄果类作物接茬种植;在管理过程中,最少要实施2至3次的中耕培土管理,避免土壤出现板结,这在很大程度上,可预防和避免土豆“假熟”现象的发生。
三是为土豆生长创造适宜的温度与光照条件;土豆是一种性喜冷凉气候的植物,它的发育适温要求在13至18度之间,茎叶生长适温要求在17至21度之间,地茎形成与膨大适温要求在16至19度之间;一般情况下,早春种植的土豆,在起垄覆膜条件下,在适播期内可以适当早播;而露地种植的土豆,等到晚霜结束后播种更利于安全生长;避免将土豆种植在光合寡照、阴郁冷暗的田块里。
四是建立合理的营养供给体系;由于土豆生育周期内生长量较大,枝繁叶茂,结果量较多;因此,土豆是一种养分需求量较大的植物;但生育周期不同,它的需肥量和需肥特点各有不同;比如幼苗期的土豆,需肥量很小,对氮素有所需求;发棵期,需肥量有所增加,除了氮素之外,提供适量的磷钾物质更利于提升薯秧长势;现蕾开花期,预示地茎已在形成与膨大,此期需要大量营养才能保障其发育膨大,而钾肥充足,更利于获取优质高产的薯块;避免供肥不足,避免单一施肥,避免集中施肥,避免过量用肥;这在很大程度上,能避免土豆发生“假熟”现象。
五是科学管理,勤于管理;在给土豆供水时,按照土豆的需水规律,遵循前控-中浇-后停的供水原则;避免久旱不浇,避免久旱突灌,避免久旱漫灌;避免使用不当的药剂治理病虫害,避免过量使用药剂形成药害;按照土豆实际长势,及时开展中耕培土管理,及时治理薯田草患,尽量避免因管理不善增加薯田“假熟”发生率。
概述
土豆“假熟”,是土豆生产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种不良生长现象;它可由某一种因素引发,也可与多种因素有关;一般情况下,多与品种和种质因素、土壤因素、环境因素、营养因素和管理因素有关;在生产过程中,优选品种、避免重茬、提供适宜的温度条件和光照条件、建立合理的的营养供给体系、善于管理、勤于管理、科学管理,方可预防和避免土豆“假熟”现象的发生。
#我们一起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