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肥料是植物的粮食,在农业生产中起重要的作用。
(1)为植物提供养分,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
(2)改良土壤理化生物特性,提高土壤肥力。
(3)增加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改善作物品质。
(4)增加作物的抗性,促进作物早熟。
二、土壤肥料工作面临的挑战和任务
1、挑战
(1)土壤退化和耕地减少
(2)人口增长趋势
(3)生态环境
2、任务
(1)加强土壤资源保护、综合治理、合理开发利用及防治土壤退化,保护农业生态,加强土、水、气、生物的协调管理和污染的修复;
(2)深入进行土壤演变规律及其调节措施的研究,注重在施肥条件下,土壤植物营养的投入、协调与平衡,充分发挥农田养分再循环的肥源潜力与不断防止土壤养分退化;
(3)深入研究土壤圈物质组成、性质、类型、时空变化及其循环规律;
(4)建立土壤肥料信息系统,重视土壤肥料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的开发,注重统计分析和模拟模型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
(5)建立健全土壤肥料政策法规;
(6)注意提高农民土壤肥料科学知识水平,加强土肥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建设。
三、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物中最活跃的部分,直接参与土壤有机质的分解、腐殖质合成、养分转化和推动土壤发育的形成。表现在哪些方面?
1、调节植物生长的养分循环;
2、产生并消耗CO2,CH4,NO,N20,C0和H2,影响全球气候的变化,分解有机废弃物。
3、是新物种和基因材料的源和库。
四、土壤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
1、有机残体在微生物分解作用下,其中一部分彻底矿化,最终生成CO2、H2O、NH3、H2S等无机化合物。另一部分转化为较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多元酚)和含氮化合物(氨基酸、肽等),提供了形成腐殖质的材料。
2、上述土壤腐殖质的组成部分,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经缩合形成腐殖质的基本单元。先是多元酚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氧化为醌,然后醌再与含氮化合物缩合成原始腐殖质。
五、土壤有机质对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
1.提高土壤的供肥性
土壤有机质含有大量而全面的植物养分;有机质分解或半分解产生的弱酸性物质可以促进土壤矿物风化释放养分。
2.提高土壤的蓄水保肥和缓冲能力
腐殖质本身疏松多孔,具有很强的蓄水能力;腐殖质分子为两性胶体,具有缓冲作用。
3.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结构性、耕性、热性质)
4.促进微生物的生命活动
土壤有机质能为微生物生活提供能量和养分,同时又能调节土壤水、气热及酸碱状况。
5.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6.其他方面的作用
腐殖质中含维生素、抗生素和激素,可增强植物抗病免疫能力,胡敏酸还有助于消除土壤中农药残毒及重金属离子的污染。另外,腐殖质还有利于盐、碱土的改良。
六、土壤有机质的调节措施
①增施有机肥料、种植绿肥
②保留树木凋落物
③调节土壤水、气、热等状况
④调节C/N(有机物含碳素总量和氮素总量的比例,叫做C/N)
七、影响土壤容重的因素:
①土壤质地:沙土壤土粘土
②土壤结构:无结构土有结构土
③有机质含量:含量越低,容重越小。
八、有结构土(团粒结构)土壤的特点
1、小孔隙主要是毛管孔隙。大小孔隙相互贯通协调。
2、下雨或灌水时,水份沿大孔隙向土壤中渗透快,然后再向团粒中运动。水份接纳充分,损失少,土壤冲刷小。
3、大气干旱时,表土水份蒸发,体积收缩,可切断与土体下部相连的毛细管,阻止下部水份上升补充蒸发,水份损失小,土壤抗旱力强。
4、团粒内部,常为水份占据,有机质行腐化而积累;团粒之间,常为空气所占据,有机质行矿化而释放。既有保肥,也有供肥,保肥供肥较为协调。
5、团粒结构,土质疏松多孔,利于植物根系生长,利于农业操作。
九、无结构土土壤的特点
1、小孔隙主要是无效孔隙。大小孔隙相互贯通不足。
2、由于大孔隙少,水份进入慢,常沿土表流失。水份损失大,土壤冲刷大,水土流失严重。
3、表土失水,体积也要搜索,但小孔隙过多,不易完全切断,下部土壤水份可源源上升补充蒸发,水份损失大,土壤抗旱力弱。
4、在土壤较干时,有机质行矿化释放,但因缺水,植物不能吸收养分;当水份含量高,植物能够吸收养分时,有机质又行腐化而积累,释放的养分少。故土壤保肥供肥关系不协调。
5、土体紧实,不利于根系生长,也不利于农业操作。
十、土壤结构的形成一般分为两个阶段:
1、原生单粒经过凝聚、胶结作用形成微团聚体
2、微团聚体粘结成为团聚体,再在成型外力的作用下形成结构体。
十一、土壤结构的农业调节
调节目的:破坏不良的结构体,创造更多的团粒结构。
调节方法:
1、施用良好的土壤结构胶结剂;
2、改良土质;
3、合理耕作;
4、合理轮、间、套作;
5、施用土壤结构改良剂。
十二、关于“少耕”和“免耕”的问题:
1.问题的提出:
①翻耕使土壤压板严重:
由于大型农机具的运用,土壤受到较重“荷载”时,容重增大,孔隙度减小,水热气肥运转受阻,肥力大幅度下降的现象。
②翻耕使山区水土流失加剧:
翻耕使表土层疏松、粗糙,水土流失加剧。
③翻耕使干旱地区水份蒸发损失加大:
翻耕使下部土层土壤翻于表面,水份蒸发损失加快。
2.“少耕”或“免耕”的优点:
①避免土壤压板,节省劳力和燃料能源;
②增加地面覆盖(秸秆、绿肥),防止土壤冲刷,减少因翻耕而散失的土壤水份;
③增加土壤有机质的积累。
3.缺点:
①随着免耕年限的延长,土粒结持紧密,通气孔隙不足,积累还原物质,根系生长不良。
②病虫害严重,其消除需要特殊药剂。
十三、土壤水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1.土壤水分状况是农田植物与其环境间进行各种物质交换的媒介。
2.土壤水分状况通过影响土壤温度和通气状况,对植物的产量和品质有重要作用。
3.土壤水分移动过程影响生态平衡。
土壤水、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植物水构成自然界水分循环完整体系的5个方面,并成为五水转换系统的中心环节。土壤在调节自然界水分的正常循环,维持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十四、土壤含水量的测试技术
1.经典烘干法(标准方法)
2.快速烘干法(红外线烘干法、微波炉烘干法、酒精燃烧法等。)
3.中子法
4.电阻法
5.TDR法
十五、土壤水、气、热的关系
土壤水、气、热是组成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三者是互为矛盾,又互相制约的统一体。
1.土壤水和空气
土壤含水量达到全容水量时,其大小孔隙往往充满水,造成土壤的通气状况不良。当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时,其大多数大孔隙充满了空气。当土壤含水量进一步降低,有许多毛管孔隙也为空气充满。这时容易造成土壤水的供应不良,形成植物的旱害。
2.土壤水和土壤温度
湿土温度上升慢,下降也慢,不同土层深度的温度梯度也比较小;干土温度上升快,下降也快,而且不同土层深度的温度梯度也比较大。
3.土壤热量对土壤水、气的影响
当土温较高时,土壤的蒸发量也较大,土壤易于失水干燥,易于通气。土壤不同层次中的温度梯度还可引起土壤水分的运动,即从热处向冷处的运动;特别是土壤冻结时可导致上层滞水,促使土壤过湿和通气不良。
十六、土壤胶体的基本构造
土壤胶体分散系由胶体微粒和土壤溶液组成,胶体微粒由胶核和双电层(外)组成,双电层包含了决定电位离子层和补偿离子层(外),补偿离子层又包含非活性层和扩散层(外)。
十七、土壤胶体的性质
土壤胶体特性对土壤理化性质和肥力状况起着巨大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特性有三个:
①土壤胶体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能
②胶体带电性
③土壤胶体分散性与凝聚性
十八、土壤吸附的类型
(1)交换性吸附是土壤胶粒带有电荷借静电引力从溶液中吸附带异号电荷的离子或极性分子。土壤固相从溶液中吸附离子的同时,也伴随着固相表面上交换离子的解吸。
(2)专性吸附是非静电因素引起的土壤对离子的吸附作用。它是指离子通过表面交换与晶体的阳离子共用1个或2个氧原子,形成共价键而被土壤吸附的现象。
(3)负吸附是指土粒表面的离子或分子浓度低于整体溶液中该离子或分子的浓度的现象。
十九、土壤供肥性的调节
1.合理施肥,提高供肥性能
建立有机肥料为基础,有机无机相结合,并配合各种肥料的施肥体系,对土壤供肥性和保肥性的调节均是有意义的。
2.合理耕作和灌溉,促进养分的转化供应
①精耕细作,疏松耕层,以耕促肥;
②合理灌排,调节水、热、气状态,达到以水促肥的目的;
3.用养结合,进行合理的轮、间、套作
不同的作物对养分的需求不一样;不同的根系对养分的吸收能力不一样。
4.消除有害物质,改善养分的供应状况
土壤中有害物质的存在,会降低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并影响到土壤养分的转化及作物对养分的吸收,消除土壤有害物质以及改善植物生长环境,对养分的调节起重要的作用。具体包括:消除酸害和碱害;消除盐害;消除还原性物质毒害;消除污染的毒害。
二十、土壤缓冲性的影响因素
(1)土壤无机体的类型
蒙脱石>伊利石>高龄石>水合氧化铁、铝
(2)土壤质地粘土>壤土>砂土
(3)土壤有机质含量
通常表土的有机质含量较底土的高,缓冲性也是表土较底土强。
二十一、微生物对土壤形成的作用可概括为:
(1)分解有机质,释放各种养料,为植物吸收利用;
(2)合成土壤腐殖质,发展土壤胶体性能;
(3)固定大气中的氮素,增加土壤含氮量;
(4)促进土壤物质的溶解和迁移,增加矿质养分的有效度(如铁细菌能促进土壤中铁溶解移动)。
二十二、土壤中氮的来源
(1)施肥:化肥和有机肥料(主要来源)
(2)生物固氮作用:固氮微生物分共生和自生两种
(3)大气层中所发生的自然雷电现象
可以将氮氧化为NO2和NO为主的各种氧化物。这些气态氮散布于大气中,通过降水的溶解,随雨水带入土中
(4)由灌溉水带入的氮
有些地区利用地下水和池塘会灌溉,有时水中短期内硝态氮和氨态氮量大于10ppm(肥水)(主要以硝态氮为主)
二十三、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
目的:减少损失、提高利用率、延长肥效
1、根据土壤条件合理分配和施用氮肥
①重点施在中、低等肥力地区
②土壤酸碱性、盐碱性等
2、根据作物营养特性
需氮量: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豆科作物非豆科作物、叶菜类作物瓜果类和根菜类、高产品种低产品种、营养最大效率期其它时期
3、氮肥品种与特性
①NH4+-N:水田、旱地,深施(覆土)
②NO3--N:旱地追肥,少量多次
4、施用方法
(1)氮肥深施
优点:提高肥料利用率、肥效持久
深度:根系集中分布的土层
方法:基肥深施、种肥深施、追肥深施
(2)施用量——根据目标产量法确定
5、氮肥与有机肥、磷肥、钾肥配合
(1)与有机肥配合施用
好处:无机氮可以提高有机氮的矿化率,有机氮可以加强无机氮的生物固定
目的:作物高产、稳产、优质,改良土壤,提高氮肥利用率
(2)氮、磷、钾配合施用
通过平衡施肥使作物营养平衡
6、氮肥与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等配合施用
脲酶抑制剂延缓尿素水解、减少氨挥发损失;硝化抑制剂抑制氨态氮向硝态氮的转化,减少淋溶损失。
7、缓效肥料的使用